|
“MSCI可以專門設計納入注冊制上市公司的中國指數,將能吸引世界各國投資資金的被動式跟蹤。”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原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劉新華3月13日表示,通過關于資本市場的新的制度安排,可以創新吸引外資的手段。比如科創板和注冊制試點,可以成為我國資本市場吸引外資的新平臺。
MSCI納入因子可提高
QFII、RQFII可擴容
劉新華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始終引發世界各國、各個成熟市場的關注。“MSCI提升A股在其全球指數中的權重,將納入因子由5%增加至20%,這是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首肯,是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制度安排、推進措施、路徑及方式的認同。”
“歡迎MSCI繼續將A股納入其不同的指數體系中。目前看,納入因子依然較低。相信隨著市場發展,納入因子將不斷提高。”劉新華說。
他認為,我國資本市場在吸引外資進入方面,有一些突出特點。在資金路徑方面,除了MSCI,還有QFII、RQFII制度,QFII目前的批準額度約為1014億美元,RQFII的額度約為6600億元。“相信隨著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市場包容性增加,額度還會擴大。”
在探索引入外資的新方式方面,滬倫通正在積極推進中。劉新華認為,還應支持我國交易所到境外對相關的交易所投資。比如上交所可以投資巴基斯坦交易所,這樣的方式建立后,巴基斯坦交易所的資金就可以通過相應的路徑,依法進入我國市場。
劉新華認為,要積極引進國際成熟市場先進的規則、管理方式、標準、設計、產品等軟實力。這些軟實力雖然不直接帶來資金,但資本市場通過引進這些新的方式、管理和標準,可以形成理念上的變化,比如更注重長期投資、依法經營、依法投資,價值投資等。
“我們在吸引外資方面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還面臨一些挑戰。”劉新華表示,比如法律制度安排有待進一步調整和優化。
改善信息披露制度
提升違法違規成本
資本市場目前有哪些應重點防范的風險點?劉新華認為,資本市場的風險是常態,防范風險是永恒的命題。
“整體而言,資本市場的風險既包括規則風險,也包括流動性風險、政策風險、技術風險,以及一些不可抗拒的突發性事件風險等。”
劉新華認為,其中最主要的是要防范制度安排不妥當帶來的風險。一方面,信息披露制度的安排,有待進一步提高。注冊制的試點意味著應積極地實踐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制度安排。“現在的信息披露在及時性、公開性、透明性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希望通過注冊制的試點,使信息披露制度安排的工作能得到有效發展。”
另一方面,在處罰制度的安排上,處罰的立法、涵蓋面、有效性和及時性,都還有所欠缺。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成本很低,因此在這方面要進一步加強。“修改證券法,目的也是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劉新華認為,包括退市制度的安排,目的是在制度安排上最大可能地減少或化解風險。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王涵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