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業績說明會爆點多!回購還有下文嗎?子公司會登陸科創板?為何頻頻投資地產?
作者:黃蕾
繼昨晚年報派發“紅包”后,今天中國平安在滬港兩地召開的2018年業績說明會,更是爆點頻出。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等一眾高管,直面市場關心的公司幾大熱點:
□ 什么時候開始回購股票?后續還有回購計劃嗎?
□ 近段時間在地產領域動作頻頻,背后在布什么局?
□ 旗下子公司有沒有登陸科創板的計劃?打算以什么方式參與科創板?
□ 壽險新業務價值增長,2019年會不會有驚喜?
□ 壹賬通與壹錢包的合并傳聞是否屬實?
熱點一:
回購是長期行為 不排除未來還有下文
中國平安昨晚年報派發“紅包”,其中宣布將首次實施A股股份回購,耗資總額將不低于50億元且不超過100億元,在一年內完成,回購價格為不超過101.24元/股。
對于具體的回購時間,中國平安首席財務官姚波表示,具體時間,還需要等股東大會審批通過之后再定。一般來說,回購計劃會向市場釋放出一些比較強的信號,比如公司管理層對公司當前價值和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認為目前股價沒有充分反映公司價值等。
姚波進一步表示:“回購是一個長期的資本市場活動,不會一次性把額度用完的。未來,不排除公司管理層會根據股價情況,還作其他回購的安排。”
至于有媒體關心為何不啟動H股回購計劃,姚波回應稱:“在這方面,H股市場的規則與A股有一些差異,我們也會積極研究相關的政策法規,抱著開放的態度。”
熱點二:
投資地產是純財務投資 不做大股東,不惡意收購
對于中國平安近期為何在地產投資上動作頻頻這個問題,中國平安總經理任匯川回應稱,在地產領域的涉入是銀保監會相關政策范圍內正常的保險資金運用投資,且純屬財務性投資,不參與經營管理。
保險公司的經營靠兩個輪子,一個輪子是為客戶提供保障,獲得負債;另外一個輪子是投資,做保險資金的資產負債匹配投資。優質的不動產投資,符合保險資金的屬性。不動產是全球保險業公認的理想的長期匹配資產之一。
中國平安將長期保險資金與優質的不動產資產匹配,是在堅守風險底線的前提下的配置,可確保保險資金獲得長期、穩定、健康的投資回報,實現保險資金保值、增值。房地產行業兼具價值與成長屬性的特點,比較契合保險資金的配置需求。
他還表示,中國平安投資不動產,屬于純財務性投資,不參與經營管理,不做野蠻人(不惡意收購)。“相反,我們根據保險資金的特點,幫助地產公司做有利于抑制房價非理性上漲的產品,比如共同開發長租公寓、養生養老公寓等。中國平安和這些企業之間的關系是合作共贏的關系。”
“實際上,從中國平安7萬多億元的總資產角度看,我們在地產相關的債權、股權及物權的資產占比不到3%。從保險資金的角度看,我們在地產方面的股權投資占比在2.2%,加上債權和物權,占比也只有7%多一點。而國家允許保險公司的不動產投資比例可以到30%。”任匯川表示。
熱點三:
子公司暫無上市壓力 以其他方式參與科創板
對于旗下陸金所等科技創新子公司未來是否考慮登陸科創板的問題,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回應稱,目前沒有壓力,不著急上市。
她透露,中國平安旗下多家創新科技公司在2018年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其中2家已經單獨上市,3家獲得外部融資,總估值近700億美元。“目前來看,資本較為充足,我們希望這些創新科技公司可以有彈性地去選擇上市時間和地點,目前我們沒有這方面的壓力,等今后明確后,到時候再宣布。”
不過,中國平安會通過其他方式參與科創板。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謝永林回應稱:“集團對于科創板高度重視,我們正協同集團旗下銀行、證券和信托,積極推動相關科創類企業上市,并為這些企業提供從銀行、投行到投資的‘一條龍’服務,堅定不移地推動科創板發展。”
熱點四:
主動淡化“開門紅” 降低業務經營波動性
在壽險行業結構性調整的環境下,作為“領頭羊”的平安壽險的2019年新業務價值增長,是否會給行業帶來驚喜?
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李源祥表示:“我們看得比較長遠,我們要的是長期可持續的發展,所以我們不會太關注一個季度或者兩個季度的業務銷售額。今年平安壽險經營也作了一些調整,不再強調‘開門紅’,我們主動降低了對‘開門紅’業務的推動,使整個業務更加均勻地分布在四個季度。”
在他看來,淡化“開門紅”,不僅可以避免分支機構資源利用的不均衡,還有助于降低業務經營的波動性,對于整個隊伍的留存也會有幫助,并且有助于我們搭建一個長期可持續的業務增長模式。
熱點五:
回應壹賬通和壹錢包合并傳聞 兩家子公司特性可互補
對于近期市場傳出的中國平安旗下兩家創新科技公司合并的傳聞,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今天在現場也進行了回應。
她表示,壹賬通和壹錢包目前正在推進更加緊密的合作,兩家公司都有一些特性,是可以互補的。壹賬通走的是通過服務金融機構來更好地服務C端和B端客戶的道路;而壹錢包是中國第三大支付公司,但與其他支付公司不一樣,壹錢包更多的是向內部和外部機構進行賦能,將支付和積分的能力整合在一起。
她透露說,今年將推動這兩家子公司更多更好地合作,在積分、支付、商戶甚至海外業務方面進行更好地融合,給國內甚至海外機構提供服務。“很多海外機構對我們這方面的技術很感興趣。”
責任編輯:賈振飛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