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訊(記者 張瓊斯)CF40學術顧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3月12日在CF40·孫冶方悅讀會“中國大型商業銀行股改歷程”分享會上表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不能自滿。改革永遠在路上,國有銀行改革還應該再出發,將改革進行到底。
肖鋼認為,國有銀行在增加國家金融競爭能力的過程中,應當發揮主體和骨干作用。下一步國有銀行改革和開放應該緊緊圍繞增強核心競爭力這個主題來進行,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強,做金融高質量發展的代表和典范。只有競爭能力增強了,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生活的能力才會強,抵御風險的能力才會強,國家的經濟安全也才會有保障。
如何深化國有銀行的改革?肖鋼表示,第一,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重要的是落實新發展理念。國有銀行需要全面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從追求速度轉向追求質量。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要認真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八字方針:鞏固40年改革開放的成就和最近幾年金融治理的成效;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服務人民生活能力;提升精準服務企業能力、全面風險管理和內控水平;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把金融資源引到實體經濟、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中。
第二,進一步推進銀行治理體系改革。肖鋼認為,現在應加快開放,既要落實好已確定的開放舉措,還應抓緊研究推出新的開放舉措。在進一步完善國有銀行的公司治理機制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可以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試點既可以在集團層面進行,也可以在大型商業銀行下面選擇一些子公司或者事業部制進行,以吸引民營資本包括國外資本共同規范公司治理機制。
二是改進業務治理體系。現在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業務越來越復雜,既有事業部制,也有專營部門,還有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如何協調推進這些業務條線,促進轉型升級,這一方面可以做的工作也有很多。
三是強化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實現境內外、表內外和母子公司集團并表的全面風險管理進一步加強。
四是建立健全業務產品的創新機制。“一部銀行史就是創新史。當前銀行創新活力不夠,怎么樣在規范的基礎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來加強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需要進一步加強。”
第三,加快“走出去”,增強國際競爭力。肖鋼認為,現在國有大型銀行走出去的機遇很好。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雖然全球大銀行已從危機中復蘇,但有一批老牌銀行現在仍然面臨很大的困難。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歷史機遇。
肖鋼提出,國有銀行應該適應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布局海外市場,提升全球服務能力,全面構建走出去的金融服務體系。通過國有商業銀行走出去,也能深入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助推人民幣國際化。同時只有金融國際化、國際競爭能力增強,才能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和規則制定。
責任編輯:賈振飛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