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第三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文化和旅游部部長雒樹剛在“部長通道”答記者問。
記者提問:在這兩年采訪過程中,我們發現人民群眾對于出行的體驗感的期望值也是越來越高。去年兩會之后,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一年時間過去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得怎么樣?在未來日子,我們在提升文化和旅游的服務品質方面又要怎么做呢?
雒樹剛:推動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我們主要做了這樣一些工作。
第一,通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的精品。現在人民群眾對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已經從“有沒有,缺不缺”到了“好不好,精不精”的發展階段,為適應這種文化和旅游供給主要矛盾的變化,我們也從數量追求,轉到質量和品質的提升。把質量作為文化和旅游的生命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推出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文化產品;多推出能夠修身、養性,能夠使人民享游、愛游的優質旅游產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和旅游不斷增長的需求。同時我們也把更多的優質的文化資源轉為優質的旅游資源,以優質的文化旅游資源為主線,精心打造特色旅游產品,使群眾能夠享文化、樂旅途。比如說,博物館就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資源,現在也成為熱門的旅游景點。現在“博物館里過大年”已經成為一個新年俗,今年春節一個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文化熱、旅游火。
第二,通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我們要創造更加舒適、便利的旅游環境。去年我國境內旅游的人數是55億人次,一年人均出游4次,可以說我們已經進入了大眾旅游時代。旅游已經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必需品。旅游既是大產業,又是大民生,所以我們要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和鄉村旅游、研學旅游、休閑旅游、康養旅游等業態,大力改善旅游場所的基礎設施,提高旅游場所的接待和服務水平,使我們的旅游環境更加個性化,更加舒適化,更加便利化。
(北京晚報)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