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兩會報道組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結構性去杠桿,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輸入性風險。
基層人民銀行將如何落實?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江蘇省分局局長郭新明近日接受上證報記者獨家采訪時指出,近年來,我國金融風險由前幾年的快速積累,逐漸轉向高位緩釋,金融風險總體上趨于收斂狀態。
郭新明介紹,下一步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將按照堅定、可控、有序、適度要求,在發展中逐步化解,把握好節奏力度,統籌考慮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平衡好促發展與防風險之間的關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對于存量風險,郭新明指出,堅持“顧全大局、穩妥有序、統籌推進”原則,在摸清風險底數的基礎上,把握時機、整體謀劃、系統研究、分類施策,制定風險處置預案,增強“復盤”意識,確保“打有準備之仗”和“打勝仗”,特別是對于突出風險點,要堅持用發展的觀念和方法來化解風險,避免處置過程中造成的次生風險,合理引導社會預期。
對于增量風險,郭新明稱,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原則,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強化政策儲備和應對預案,提高快速反應能力,著力完善金融安全防線,維護轄區金融穩定。
郭新明也提醒,從江蘇轄區看,當前仍有一些領域風險值得關注:
一是非法集資風險。經過兩年的整治,江蘇省非法集資連續多年大幅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2018年全省未發生涉案規模大、涉穩壓力大、造成全國性影響的特大案件,省內非法集資新發案數和參與人數都在下降。
二是個別金融機構信用風險。總體看,江蘇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經營較為穩健,存貸款總量持續增長,盈利能力和流動性保持合理水平,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不斷加大。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質量良好,不良率較2018年年初有所下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受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和自身公司治理不完善等因素影響,省內個別銀行機構不良貸款有所上升,侵蝕銀行業資本金和風險抵御能力。
三是債券違約風險。當前,全省債券違約風險總體可控,不會發生大規模債券集中違約事件,但個別民企發行人本息兌付存在不確定性。2019年至2021年是江蘇省信用債的集中兌付期,2019年到期金額將達到近幾年峰值,部分高負債地方平臺類企業集中償付壓力較大,需持續關注。
四是跨市場跨區域影子銀行風險。當前,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和實施,跨市場跨區域影子銀行業務快速無序發展的勢頭得到了有效控制,還是要繼續推動金融機構做好資管業務轉型,促進商業銀行表外回表和非標轉標工作,保證過渡期內存量資管業務順利消化。
今年年初,票據增長較快,受到市場廣泛關注。郭新明介紹,據人民銀行南京分行調查了解,1月份恰逢春節前支付結算高峰,實體企業開票需求旺盛。事實上,每年1月份均是銀行承兌匯票簽發旺季,尤其是今年春節在2月上旬,節前支付結算高峰幾乎全部落在1月份,導致今年1月份票據增加較多。
“至于社會上傳言有企業利用結構性存款利率與票據貼現利率倒掛的機會進行套利操作,導致票據業務虛增的情況,據我們調查,這種情況即便存在也只是個別現象。”郭新明指出,隨著票據業務監管的加強,以及結構性存款利率的下調,目前套利操作空間越來越小。
責任編輯:陳鑫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