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屏漲停板!橫空出世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到底是個啥,連董明珠都說不會缺席
連續兩天的漲停潮,讓A股股民又get到一個新詞——泛在電力物聯網。
自11日橫空出世以來,泛在電力物聯網概念持續井噴。3月12日,泛在電力物聯網指數大漲7.94%,遠光軟件、朗新科技、岷江水電、恒華科技等逾20股漲停。

更夸張的還是11日,國電南自、海興電力、金杯電工等近50只個股集體漲停。有網友評論稱“凡是帶電的股票幾乎全部漲停”。
那么,這個被認為是下一個10倍股的大風口,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泛在電力物聯網
對于這個新概念,國家電網董事長寇偉的解釋是:
泛在電力物聯網,就是圍繞電力系統各環節,充分應用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先進通信技術,實現電力系統各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特征的智慧服務系統。
沒看懂?
一句話概括,就是5G技術及物聯網概念在電力工業系統中的具體應用。
未來電力工業系統,其實和通信、車聯網相似,對高速、低延時有剛性需求,也是區域調度、區域電力平衡、現貨市場結算等多方面的基礎。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介紹稱,電力物聯網是物聯網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主要分為感知層、網絡(傳輸)層、平臺(數據)層和應用層四層架構。
2019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出了“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目標。其中,兩網分別指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
“堅強智能電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就等于此前常說的“能源互聯網”。“堅強智能電網是骨骼肌肉,支撐電力系統能源流的安全穩定傳輸,泛在電力物聯網是神經網絡,實現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各環節信息流的末梢采集和歸集處理。”曾鳴說。
市場空間有多大
3月8日,國家電網公司召開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戰略安排,未來建設分兩個階段:
第一步:至2021年初步建成網路,基本實現業務協同和數據貫通,初步實現統一物聯管理等目標;
第二步:到2024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全面實現業務協同、數據貫通和統一物聯管理,公司級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具備強大功能,全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能源互聯網生態圈。

資料來源:國家電網
數據顯示,目前國網接入的終端設備超過5.4億只,采集數據日增量超過60TB,覆蓋用戶4.5億戶。預計到2025年接入終端設備將超過10億只,到2030年將超過20億只。
興業證券發表研報預計,2019年將成為泛在電力物聯網投資元年,預計電網公司年化投資從100億元上升到400億-600億元。
興業證券認為,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龍頭已經很明確,即岷江水電(彈性最大)+國電南瑞(壁壘較高)。接下來有兩條主線:相關軟件類公司(朗新科技、恒華科技、遠光軟件等)、終端數據采集類公司(新聯電子、林洋能源、海興電力等)。
安信證券認為,三類企業有望受益泛在電力物聯網投資大潮。首先受益的是具備泛在電力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綜合實力的國網系信通產業單元,如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和國電南瑞;其次為在電力信息化相關領域深耕多年的電力二次設備企業和相關軟件企業,如許繼電氣、金智科技、新聯電子、恒華科技、朗新科技等;再次為傳感監測類及相關應用類的企業,如炬華科技、紅相股份、遠光軟件等。
多家公司回應參與情況
泛在電力物聯網的火爆,也吸引了眾多上市公司回應。就連董明珠都表示,格力不會缺席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
據《中國電力報》報道,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3月9日表示,格力電器與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在雄安新區低壓直流生態系統的研發中有密切合作,未來更不會缺席泛在電力物聯網和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與發展。
董明珠所說的先進技術已經在雄安新區落地。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聯合格力電器等合作方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共同打造了“綠能魔盒”直流屋,其中所使用的全套直流家用電器均由格力電器制造。
東軟載波3月12日在互動易表示,公司電力線載波芯片等各類芯片、智能化產品、集成電路產品都可為泛在電力物聯網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將積極參入到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應用中。
星云股份則表示,目前公司主要提供鋰電池檢測系統及相應的售后服務,產品及服務的應用暫不涉及電力物聯網。
而作為泛在電力物聯網龍頭的岷江水電,已經在一個月時間暴漲逾3倍,其中包括14個漲停板。

1月25日,岷江水電發布了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國網信通擬以“云網融合”業務相關資產與岷江水電進行資產重組,擬重組業務主要包括通信網絡建設運營運維、云平臺及云應用服務等業務。重組完成后,公司將成為國網旗下“云網融合”平臺,從云網基礎設施、云平臺到云應用,提供電力信息化產品和服務。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史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