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原因五花八門 283家上市公司變更年報審計機構

            2019-03-12 14:50: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證APP訊(記者 郭新志 實習記者 傅蘇穎)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下稱“中注協”)3月11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共有38家事務所向中注協報備了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機構變更信息,涉及上市公司283家。中國證券報記者對比分析中注協數據發現,A股共有224家上市公司變更了2017年年報審計機構,占比6.43%,而變更2018年年報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數目占比增加到7.90%。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年報披露高峰來臨,上市公司變更年報審計機構的數量可能還會增加。

              對于變更2018年年報審計機構的原因,有166家上市公司表示是因前任事務所提供審計服務年限較長或聘期屆滿;有60家上市公司表示是因上市公司發展需要或重大資產重組;還有39家表示是上市公司根據集團、控股股東要求或政府部門規定進行輪換。

              根據證監會、財政部《關于證券期貨審計業務簽字注冊會計師定期輪換的規定》(證監會計字[2003]13號),簽字注冊會計師連續為某一相關機構提供審計服務不得超過五年。兩名簽字注冊會計師為同一相關機構連續提供審計服務的期限在同一年度達到五年的,可以由一名簽字注冊會計師延期為該相關機構提供審計服務,但延期不得超過一年。因此,上市公司審計機構的聘期一般最多為五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財務總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上市公司一般不會輕易變更年報審計機構,除上市公司更換控股股東、審計機構服務年限屆滿、審計機構違規遭處罰等可能導致更換審計機構的情況外,投資者尤其要小心頻繁變更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

              同花順數據顯示,倘若預約的年報披露時間不變,1131家上市公司將于3月份披露2018年年報,約占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總數的32%。2376家上市公司預約4月份披露年報。

              此外,中注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24家事務所共為87家上市公司出具了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從審計報告意見類型看,有86家被出具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其中1家被出具了帶持續經營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有1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責任編輯:張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