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重新站上3000點!創業板大漲逾4%創9個月新高,兩市超250股漲停
3月10日,央行公布的2月金融數據低于市場預期,令市場深感意外。
3月11日早間,在公布2月金融數據后的首個交易日,央行緊急發布2月金融數據解讀,穩定市場情緒。3月11日全天,三大指數均震蕩走高,并未明顯反應出擔憂情緒。截至收盤,滬指上漲1.92%,報收3026.99點,再度站上3000點。深證成指上漲3.64%,報收9704.33點,創業板指上漲4.43%,報收1727.80點,站上1700點,再創反彈新高。
從1月金融數據的遠超預期,到2月金融數據的不及預期,金融數據的變化令市場開始擔憂,很多投資者有疑問,信貸與社融不及預期是否會導致行情結束?
如何看待2月金融數據?
央行發布的2月金融數據顯示,中國2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8858億元人民幣,預期9500億元。中國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030億元人民幣,預期1.3萬億元,比預期少了約6000億元。
對于市場關注的2月金融數據變化,央行行長易綱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1月份數據增長較快有季節性因素,2月與農歷春節重合較多,所以1月和2月合在一起看也不行,貨幣信貸數據還要反映在3月,更全面看的話是要綜合今年前3個月數據一起看。
今日,央行網站刊文解讀2月份金融數據稱,2月末,M2同比增長8%,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1%,保持了平穩增長。前兩個月,人民幣新增貸款4.1萬億元,同比多增3748億元;社融新增5.3萬億元,同比多增1.05萬億元。社融同比增速連續兩個月均高于2018年末,連續下滑的態勢得到初步遏制,為2019年經濟金融開局提供保障。總體看,主要是由于宏觀調控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貨幣政策傳導出現邊際改善的影響,是穩健貨幣政策效果的集中體現。
在2月15日央行公布1月金融數據后,“寬信用”吸引眼球,但在2月金融數據不及預期后,是否意味著“寬信用”進程出現波折?對于2月金融數據,中信證券表示,綜合對貸款和社融的結構判斷,現階段更需要注重“結構”而非“數量”,而結構來看仍均處于優化區間。
華泰證券指出,2019年春節在2月上旬,銀行集中在1月份進行了信貸投放,同時疊加央行對票據套利合規檢查,2月份信貸新增回落符合預期。其中,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5127億元,是近一年以來僅次于2019年1月的次高增量。
股市上漲 滬指再上3000點
對于股票市場而言,1月份金融數據公布后,股市加速上漲,僅在3月8日出現深度調整,而在2月金融數據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3月11日,除上證指數小幅低開外,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雙雙高開,三大指數震蕩走高。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1.92%,再度站上3000點,深證成指上漲3.64%,創業板指上漲4.43%,再度站上1700點并創本輪反彈新高。兩市成交量有所縮量,滬市成交額為4043.68億元,深市成交額為5400.91億元。

從盤面上來看,個股普漲,上漲個股數達到3417只,漲停個股數達到271只,賺錢效應火爆。行業板塊方面,申萬一級28個行業全線上漲,其中電氣設備、傳媒、綜合行業漲幅居前,分別上漲7.62%、4.87%、4.32%,僅有銀行、房地產行業漲幅小于1%,分別上漲0.36%、0.81%。

在3月8日深度調整的券商股今日有所上漲,券商指數上漲1.29%,板塊內多數個股上漲,其中華創陽安漲停,國信證券盤中一度漲停,中信建投盤中幾度跌停后跌停打開,收盤下跌7.63%。

概念板塊方面,熱點快速輪動,智能電網、特高壓概念板塊表現亮眼,上演漲停潮。智能電網板塊內漢纜股份、中國西電、智光電氣、平高電氣、恒華科技、通光線纜、科林電氣等多股漲停。

3月8日領漲的芯片國產化概念股今日繼續上漲3.76%,板塊內盈方微、曉程科技、大港股份均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

前期領漲龍頭在3月8日調整之后繼續調整,領漲龍頭指數下跌0.27%,網宿科技、東信和平跌停,大智慧、中國人保、東方通信、領益智造等前期熱門股盤中一度跌停,東方網絡盤中觸及跌停但收盤漲停。

山西證券認為,短期市場情緒受挫后調整繼續,板塊分化走向也將加劇;但同時,場內存量資金不會輕易退出,預計后續會在行業板塊之間加速騰挪,并帶來板塊間輪動的結構性行情,在調整壓力與消極情緒釋放之后賺錢效應有望維持和擴散。
行情上漲邏輯未改
對于后市,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峰表示,反彈可能短期休整,但不宜過度悲觀。年初到上周的反彈,迅速且幅度不小,A股、港股逆反去年的表現,至今在全球股市中表現領先。
往前看,短期仍有幾方面的輕微利空需要消化,市場反彈可能會進入短期休整,包括2月份貨幣信貸數據低于預期、部分地區監管層開始視察場外配資給市場以警示、MSCI剔除外資持股達到上限的藍籌個股、市場重要股東減持力度開始明顯增大、外圍市場因為歐洲增長低迷而動蕩、英國退歐進展不確定性等等。
總體上,市場進入短期盤整,并不妨礙市場結構性機會依然活躍、不宜對后市過度悲觀。符合中國消費升級、產業升級方向的質優藍籌、中小創優質龍頭依然是值得重點關注的方向,同時,在本輪反彈中落后、估值依然不高、后續可能有正面催化劑的板塊也值得關注。
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表示,“好”消息與“壞”消息交織,疊加前期獲利盤較多,市場進入高波動階段。基本面改善、企業盈利穩定增長、政策持續落地支持的景氣細分方向是投資者首選方向。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少君表示,短期回調并不改行情上漲主邏輯,樂觀基調仍在延續。融資余額繼續上升、散戶資金入市積極性顯著提升,對沖大體量資金積極性弱化,有利于市場的穩定。
結構性因素接力周期性因素,風險偏好有望繼續提升。后續行情或更多受政策驅動影響,關注高風險特征股票。在當前宏觀與市場環境下,涌入的社會資產主要是游資,其特點是偏向高風險特征的股票。
從市場結構表現來看,行情驅動邏輯仍在繼續,未來表現比較好的仍應該是高風險特征的股票,包括科技類、券商類股票,機構投資者相對更加注重配置邏輯,在市場逐漸趨于活躍的過程中,投資風格不由公募主導而是由游資主導,這也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市場活躍度。
編輯:鄭雅爍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史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