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千億可轉債狂歡又至?這些風險須警惕

            2019-03-11 15:37:01     來源:中新經緯

              在沉寂了近一年后,可轉債市場正重新變得熱火朝天。

              新券中簽率降低,上市首日出現暴漲神話,券商加速發行可轉債基金……種種跡象似乎都表明,可轉債的狂歡又來了。

              可轉債市場否極泰來

              2019年以來,在A股火爆行情感染下,可轉債二級市場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截至3月8日收盤,中證轉債指數上漲 14.24%,而同期上證綜指上漲19.09%。

              近期,中證轉債指數上揚明顯。

              部分可轉債漲幅不輸給A股市場的大牛股。其中,特發轉債年內最高一度漲至翻倍,利歐轉債橫河轉債等最高漲幅達近50%。尚榮轉債在上市首日即大漲超過20%。

              在這一波走牛行情后,據國金證券統計,截至上一個交易日收盤,目前可轉債平均價格達114元,其中價格位于100元以下的僅有9只,價格位于100元到120 元之間的有 91只,120元以上的有 22 只。

              與此同時,網下申購也日趨火爆。3月4日晚,中信銀行400億元A股可轉債網上和網下申購工作結束,這一發行規模創下了2011年以來A股最高,同時,網上中簽率僅為0.0182%。同一日晚間,萬達信息發布可轉債“萬信轉2”中簽情況,其網上中簽率僅0.0171%,刷新了近一年來可轉債打新中簽率新低。

              這些景象與2018年的可轉債市場形成鮮明對比。彼時,可轉債接連破發,投資者很難從申購可轉債賺到錢,市場投資熱情也急劇降溫。

              東方金誠首席債券分析師蘇莉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指出,可轉債近期行情火爆主要得益于資金面寬松帶來對權益市場的樂觀預期。此外,純債產品經歷一輪牛市后配置性價比下降,債券類投資機構期望布局轉債獲取收益增厚。

              后續仍有望擴容

              可轉債是指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時期內按一定比例或價格將之轉換成一定數量的債券發行公司股票的債券,兼具債權和股權雙重性質。

              自2017年以來,可轉債市場大幅擴容。數據顯示,今年開年以來,可轉債市場總計發行25只可轉債,規模達867.26億元,占近一年來發行規模的一半以上。

              本月轉債發行也保持了較快節奏,據東方金誠統計,過去6個交易日已公告發行7只轉債,發行規模94億元。從轉債發行預案情況看,目前分別有21只、26只可轉債發行預案獲發審委通過和證監會核準,累計規模超過1300億元;另有179只規模超過3000億元的可轉債通過董事會預案或經股東大會同意,總供給規模可能超過4300億元。

              盡管可轉債市場迅速擴容,市場人士認為后續仍有擴容空間。某券商證券投資總部總經理助理向中新經緯客戶端指出,目前可轉債融資占兩市股權融資規模比仍然較低,相較于新股發行上市(IPO)和二級市場股票定增,可轉債的規模仍具有較大上升空間。

              蘇莉也指出,資產表外轉表內對補充核心資本的需求下,預計銀行轉債發行將提速,成為擴容主力。今年已有平銀轉債(260億元)和中信轉債(400億元)發行,另有江蘇銀行(200億元)、交通銀行(600億元)已獲證監會核準,浦發銀行(500億元)和民生銀行(500億元)轉債方案在股東大會通過。“同時,隨著可轉債發行審批速度加快,預計更多的行業龍頭也將通過發行可轉債進行融資。”蘇莉稱。

              投資者須警惕回調風險

              在經歷本輪大漲后,多家機構指出,目前可轉債投資性價比已經顯著降低,應警惕后期回調風險。

              蘇莉指出,目前權益市場的火爆屬于資金寬松驅動,基本面并未顯著改善。股市下一階段走牛的大邏輯是資金面寬松后企業自身經營改善,大概率出現在下半年。所以,目前布局轉債獲利空間可能有限或者需要等待。

              國金證券分析師周岳指出,在二級市場絕對價格處于較高水平的情況下,能夠在一級市場通過打新拿到籌碼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今年年初以來發行的新券,發行人在條款的設置上較為優厚。這從到期贖回價格的設置和債底上可見一斑。同時受股票市場上漲的影響,轉債平價多數均高于面值。因此,打新的性價比較高。

              不過,有機構人士向中新經緯客戶端指出,可轉債打新仍可能面臨破發風險,歷史上2013年11月15日上市的徐工轉債就曾出現破發。

              此外,上述人士指出,個人投資者在投資可轉債時還應關注兩方面的風險:一是股價波動的風險。可轉債的走勢會隨著基準股票價格發生波動,基準股價上漲通常會推動相應可轉債價格上漲,同樣投資者要承擔價格下跌造成的損失;二是提前贖回風險。對于可轉債來說,通常會設置明確的回售、贖回條款,若觸發相關贖回條款,投資者可能會面臨再投資風險。

            責任編輯:李鐵民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