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人民日報: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 只有不斷的新起點

            2019-03-11 07:49:18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姜 赟

              惠民生,過一山再登一峰(現場評論·我在兩會)

              姜 赟

              只有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民生改善才有泉涌不止的原動力。與此同時,滿足民生多樣化需求,也能孕育、發展新的增長點。

              就業優先政策首次置于宏觀政策層面;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翻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滿眼都是實打實的民生關切;“加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推進三級診療制度”“加大貧困群眾技能培訓力度”……傾聽代表委員議國是,入耳都是心連心的民生建議。可以說,“民生紅包”從來都是兩會暖心的禮物,民生建議向來都是百姓最熱切的期盼。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錚錚誓言、莊嚴承諾,標注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只有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民生改善才有泉涌不止的原動力。與此同時,滿足民生多樣化需求,也能孕育、發展新的增長點,譬如脫貧攻堅可以釋放消費潛力,危房改造可以激發市場需求,養老、環保、教育等需求可以促進相關產業發展。民生與發展的互促互進,必然收獲高質量發展的“金種子”、打開幸福之門的“金鑰匙”。

              發展質量決定民生改善含金量,深化改革則保證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回望過去一年,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設立6項專項附加扣除;加快新藥審評審批改革,17種抗癌藥大幅降價并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許多代表委員表示,百姓的獲得感源于改革紅利的釋放。面向未來,如何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怎樣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怎么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民生改善的題目一個接一個,依然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來作答。不斷回應群眾需求,持續疏通民生堵點,改革成果必將化作閃耀燈火,溫暖百姓的心。

              當然,無論是擴大發展紅利還是深化改革發力,改善民生關鍵是要實干給力。盡管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但信心不可動搖,干勁不能松懈。“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成就中國人民的幸福與追求,實干是硬道理。每一名干部都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埋頭苦干、結合實際創造性地干,以推動改革發展的成果說話,以干事創業的實績交卷。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需要我們過了一山再登一峰。2019年的民生“施工圖”已經清晰地勾畫出來,每一位實干者都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撲下身子抓落實,接續推動民生改善,確保“民生紅包”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責任編輯:賈兆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