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要向改革開放要動力,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不斷增強我國在世界大變局中的影響力、競爭力。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落實鼓勵引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各類所有制企業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幫助民營企業實現創新發展,在市場競爭中打造一支有開拓精神、前瞻眼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在代表委員中引起熱烈反響。代表委員一致認為,要在全社會不斷形成創新創業創造的濃厚氛圍,特別是要為中小企業、年輕人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為高技術企業成長建立加速機制;要不斷完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創造活力充分迸發。
向改革要動力 為創新增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動能’,這非常重要非常及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代表認為,只有搭上改革開放的“順風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創新人才松綁,替初創企業減負,才能釋放更大創造活力。要簡化束縛科研人員的繁文縟節,還要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加快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落地見效。“我國通過深化改革開放,已經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今后,還應進一步從解決體制機制問題入手,向改革要動力,為創新增活力,為創業添熱情。”
“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話語,不僅是對‘兩個毫不動搖’的再次重申,也是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再次吃了定心丸。”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代表說,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使他對民營企業發展更加充滿信心。“我們一定要把黨中央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方針政策用好,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到高品質的制造上,把產品做得更好,我們有能力、有信心讓國內外的用戶選擇中國制造、中國產品和中國品牌。”
“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感到國家的舉措和政策更加重視實體經濟,也更加關注中小企業。”西安楊凌安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汶霞代表說,今年給中小企業減稅降費、解決融資難等方面的政策,更具體、更具操作性。降多少減多少,怎么降怎么減,都說得明明白白。只要逐條把這些政策落到實處,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障礙和難題就能得到解決。
讓法治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各類所有制企業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總書記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共鳴。
“一個有活力的市場,一定是規范的、透明的、開放的,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公正監管是公平競爭的保障。這就要求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大企業還是小微企業,只要在同一個市場中,就得按照同一個游戲規則來。”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委員說,“我們將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比作‘放水養魚’,我認為‘水’不光要‘大’,還要‘清’,渾濁的水里養不出好魚。”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民營經濟要發展壯大,法治將起到壓艙石的作用。”貴州總商會副會長朱山委員表示,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推動創新創業創造,中央以及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已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具體如何落實、落地、落細,是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各級政府要按照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要求,在法律范圍內行使權力,并對權力運行進行有效監管,建立起相應的責任追究機制。”朱山委員建議,進一步完善錯案糾正和責任追究制度,在民營經濟權益受到司法侵害時建立起有效的救濟機制。
廣東東陽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紅偉代表認為,當前,各種類型的企業在招投標、融資、稅收繳納、享受政策等方面還沒有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拿融資來說,創業者、民營小微企業,尤其是初創期的民營科技型企業,往往融資、貸款的需求最強,但銀行在放貸時卻傾向于給大企業、國有企業錦上添花。雖然國家和各級政府也出臺了很多政策,但很多企業反映一些政策看著好看、念著上口、用起來難,企業的獲得感不強,這就說明我們一些政策的協調對接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藍光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楊鏗代表認為,應加強民營企業財產權保護,堅決貫徹同等立法、平等司法保護原則。“不再根據財產所屬主體的性質進行區別對待,而是根據財產所受到的侵害進行平等保護,有利于進一步增強民營企業信心,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創業。”
推動民營經濟上水平上層次
“重慶一直在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上尋求突破。”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李靜委員介紹,去年,重慶市委、市政府組織開展了民營經濟營商環境專題調研,召開了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出臺了一系列具體配套措施,比如“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條”“涉企減負30條”“制造業降本36條”等,取得明顯成效。
“數據顯示,如今民營經濟貢獻了中國經濟60%以上的GDP。目前民營企業在發展中確實受到融資難、融資貴等一系列問題的困擾。”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副院長劉紅光委員建議,要破解上述難題,就需要政府、銀行和企業協同發力,讓企業家安心搞經營、放心辦企業。政府既要持續地有針對性地降低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稅費負擔,也要通過信用增級、外部擔保等方式,不斷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市長高巖代表說,東北三省民營經濟偏弱,做大做強民營經濟是實現東北振興的關鍵之一。牡丹江市制定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21條政策”,在市級事權范圍內,給予民營企業發展最大支持。面對“政商該如何交往”的難題,該市制定出臺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十不準”,通過建立不可為的清單,明確政商交往的界限和禁區,清單之外,大膽工作,鼓勵與企業家真心實意交朋友、坦坦蕩蕩打交道。
吉林敖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秀林代表說,近年來東北地區的“軟環境”改善力度很大,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金融扶持更加到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迎來重要的歷史機遇期,顯示出活力不斷增強的趨勢。民營企業的繁榮,對于東北地區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起到了積極作用。李秀林代表建議,當地政府部門應該拿出營造全國最好的“軟環境”的決心和力度,一改社會對東北的“刻板印象”,形成經濟要素匯聚的“洼地”、民營企業青睞的創業地。
(本報記者游儀、郭舒然、賀勇、張丹華、周小苑、 臧春蕾、汪志球、程煥、賀林平、王明峰、魏哲哲、劉新吾、扎西、方圓、劉夢丹、祝大偉、李家鼎采寫)
責任編輯:賈兆恒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