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連續處于“1時代” 通脹溫和可控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趙白執南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2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漲幅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0.1%,漲幅與上月持平。CPI已連續3個月處于“1時代”。專家認為,今年通脹放緩是大趨勢,在基建投資拉動下PPI可能會有反彈。通脹維持溫和可控,貨幣政策空間明顯拓寬。
未來CPI走勢重點關注豬周期影響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處長董雅秀介紹,從同比看,食品價格上漲0.7%,影響CPI上漲約0.14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1.7%,影響CPI上漲約1.34個百分點。在食品中,羊肉、牛肉、禽肉、鮮果和鮮菜價格上漲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26個百分點;在非食品中,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居住價格上漲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97個百分點。據測算,在2月份1.5%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為0,新漲價影響約為1.5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基數原因和食品價格漲幅收窄是2月CPI下降的主因。翹尾因素從1.2%降到0%,拉低了CPI同比漲幅。
在食品價格方面,2月食品CPI環比上漲3.2%,漲幅比1月高1.6個百分點。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主要是受春節等季節性因素影響。近期養豬上市公司股價大幅跑贏指數,反映了市場認為未來一段時間豬價將要上漲的預期。在非食品價格方面,2月非食品CPI環比上漲0.4%,漲幅比1月高0.2個百分點,仍然體現了春節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
在魯政委看來,變動比較顯著的主要是醫療保健、交通通信兩項。如果2019年帶量采購向全國其他地方推廣,醫藥價格環比可能不會持續上行。目前交通通信CPI處于歷史低位,未來若出現反彈,則會加大CPI整體上行壓力。
在連平看來,無論是需求還是流動性,都不會顯著拉動物價上漲,今年通脹放緩將是大趨勢。未來CPI走勢重點關注豬周期的影響。
貨幣政策空間明顯拓寬
2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1%,環比下降0.1%。1-2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0.1%。
連平表示,PPI同比漲幅與上月持平,持續下行趨勢得到緩解。主要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種類增多,PPI環比降幅顯著收窄。翹尾因素略有上升對PPI同比起到抬升作用。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繼續下降,可能會影響到未來PPI下行。由于PPIRM環比下降趨勢顯著放緩,對工業通縮的壓力將減弱。
摩根士丹利華鑫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今年主導國內通脹的因素很有可能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所引起的輸入性擾動。目前來看,美國和歐元區經濟增長動能減弱導致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政策取向轉為“鴿派”,全球其他央行也紛紛跟進,因此國內貨幣政策的外部影響因素明顯下降,表現在人民幣匯率層面,壓力明顯減輕。加上目前國內通脹維持溫和可控,貨幣政策空間明顯拓寬,這有利于央行未來在操作層面通過加強相機抉擇來提升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彈性。
責任編輯:李鋒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