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央行談債市發展 另有11大金融改革熱點看這里

            2019-03-10 13:05:35     來源:上海證券報

              來源:上海證券報

              今日上午10時30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亮相北京梅地亞中心,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這是易綱第一次以人民銀行行長的身份,出席全國兩會的記者會。

              與他一同出席記者會的,還有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副行長范一飛。

              會上,潘功勝就債市發展的問題回答了上證報提問。此次記者會上還傳遞出了其他11大金融改革熱點信息。

              要點速覽!第一時間看干貨!

              今年要重點管控債券市場風險,完善違約債券處置制度

              穩健貨幣政策內涵未變,M2和社融增速要與GDP名義增速匹配

              中美就不搞競爭性貶值、不將匯率用于競爭性目的進行了討論

              票據領域沒有大規模資金空轉和套利

              加強票據融資利率和資本市場利率的聯動和傳導

              支持優質民營企業擴大債券融資規模

              央行會努力以改革促進實際利率降低

              存準率還有一定下降空間,但是小于前幾年

              □我國國際收支未來會呈現自主平衡狀態

              要讓市場征信服務輪子越來越強

              將堅定不移按照時間表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

              彈性匯率對經濟和國際收支調節起到了自動穩定器作用

              上海證券報記者在記者會上提問

              上海證券報記者提問:

              觀察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去年兩個方面的特征十分明顯,一是債券市場對外開放進展很快,另一個是債券市場違約現象增加較多。人民銀行如何看待2019年中國的債券市場發展?

              潘功勝:今年要重點管控債券市場風險完善違約債券處置制度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3月10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回答上證報記者提問時表示,2019年債券市場風險問題是央行債券市場工作的重點,要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完善違約債券處置市場和違約債券處置制度,這些方面我們有很多工作要做。

              對于債券市場違約問題,潘功勝介紹,去年違約企業行業分布和區域分布是比較分散的,總體違約率不高。前幾年中國債券市場被詬病較多的是存在剛性兌付,不能體現風險偏好,價格不能有效區別,妨礙了資源有效配置。現在出現一些債券違約,是正常現象,有利于打破剛性兌付,糾正債券市場扭曲現象,有利于形成正常的投資文化以及正常的價格,有利于提高債券市場資源配置。

              “總之,擴大開放、管控風險,是2019年債券市場兩項重點工作。”他說。

              潘功勝還在回應上證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中國債券市場發展很快,在服務實體經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去年年末,我國債券市場在全球債券市場中規模排名第三;去年公司信用類債券占整個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是13%,成為僅次于信貸市場的第二大融資渠道。

              潘功勝表示,在過去的兩年中,我國債券市場有兩個明顯特征,其中之一是債券市場的開放步伐較快。他指出,為了方便境外投資者在中國市場發行熊貓債和境外的投資者投資交易功能的債券,人民銀行完善了多項政策的安排,包括投資者渠道、稅收、會計、資金匯兌、風險對沖等。目前彭博宣布,馬上將把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彭博綜合債券指數;其他債券指數供應商也在積極評估。

              潘功勝表示,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發展很快,但總體而言水平不高,未來潛力比較大。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中國債券占比僅為2.3%左右。他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將繼續穩妥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為境外投資和交易中國債券創造更加好的市場環境。

              此次記者會上,還傳遞出了以下11大金融改革熱點信息,推薦您大力關注!

              熱點一:

              易綱:穩健貨幣政策內涵未變  M2和社融增速要與GDP名義增速匹配

              對于“今年貨幣政策是否會偏向寬松”的問題,易綱在回答提問時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政策取向,現在強調穩健貨幣政策,沒有提中性,是表述更簡潔,但是內涵沒有變。

              他說,穩健貨幣政策是貨幣政策要體現逆周期調節,總量上要松緊適度,今年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GDP名義增速相匹配。同時,結構上要更加優化,進一步加強對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支持。

              易綱還表示,要兼顧內外平衡,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貨幣政策要兼顧國際和中國在全球經濟關系中的地位。 

              熱點二:

              易綱:中美就不搞競爭性貶值、不將匯率用于競爭性目的進行了討論

              易綱表示,中美在剛結束的貿易磋商談判中,確實就匯率問題進行了討論,討論內容主要包括四方面:

              第一,討論了如何尊重對方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自主權。

              第二,雙方都應堅持市場決定的匯率制度的原則。

              第三,討論了雙方應該遵守歷次G20峰會的承諾,包括不搞競爭性貶值、不將匯率用于競爭性目的,就外匯市場保持密切溝通。

              第四,討論了雙方都應該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透明度標準來承諾披露數據等。

              “雙方在許多關鍵、重要問題上達成共識。”易綱說。 

              熱點三:

              易綱:票據領域沒有大規模資金空轉和套利

              對于“1、2月份的票據融資和結構性存款之間是否存在套利,是否是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的問題,易綱回應表示,央行對這個問題高度重視,不過1月份數據增長有季節性因素,應該把1月到3月的數據綜合起來一起看更為全面。

              他指出,總體來說,目前沒有大規模的資金空轉和套利,有的話也是個別銀行和客戶的現象;票據貼現還是支持實體經濟的,尤其主要支持小微企業和民企。 

              熱點四:

              潘功勝:加強票據融資利率和資本市場利率的聯動和傳導

              潘功勝表示,1月份的票據融資數量有所增加,主要是支持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通過票據融資可以顯著降低融資成本。而且,票據融資有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動性強的特點,是中小企業重要融資渠道。加上前期票據利率持續下行,企業通過票據融資需求增強。

              票據融資和結構性存款之間是否存在套利問題?潘功勝表示,通過央行的調研和分析,即使有套利,可能只是個別問題,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也不是票據增加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央行作為票據融資市場的監管部門,下一步要加強票據融資利率和資本市場利率之間的聯動和傳導,對可能存在的套利和資金空轉保持警惕,及時采取措施;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內部管理,完善業務考核,防止有關行為的扭曲和風險累積。

              熱點五:

              潘功勝:支持優質民營企業擴大債券融資規模

              潘功勝表示,為解決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今年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他具體提出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在貨幣政策上,加大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完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大銀行要轉變服務理念和經營機制,下沉經營中心,對支持民企要有明確量化目標,大型商業銀行今年普惠金融增長量達到30%以上。中小型銀行要專注于小微和三農,督導金融機構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加大盡職免責落實力度,提高金融科技服務水平,提升客戶獲取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和信貸投放力。

              三是繼續發揮“幾家抬”的合力,包括金融監管方面的政策和財稅政策。

              四是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繼續用好債券融資工具支持作用,支持優質民營企業擴大債券融資規模。同時發展資本市場,建立多層次市場體系。

              五是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同時要注重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的過程中,要尊重市場規律,選擇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主業相對集中于實體經濟、技術先進、暫時遇到困難的民企重點支持,防止盲目支持。

              熱點六:

              易綱:央行會努力以改革促進實際利率降低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降低實際利率水平”。易綱就此表示,降低實際利率水平的問題,主要指的是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實際感受的融資成本較高,其貸款利率包括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解決貸款利率偏高的問題主要是解決風險溢價較高的問題。

              他表示,貸款不良率較高會表現在風險溢價上,解決問題主要有兩個途徑:

              一個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通過改革消除在利率決定過程中壟斷性的因素,更加準確進行風險定價;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破產制度,提高法律執行效率,降低費率等措施,都可以降低實際交易成本,使得風險溢價降低。央行會努力以改革促進實際利率降低。 

              熱點七:

              易綱:存準率還有一定下降空間,但是小于前幾年

              易綱表示,存款準備金率會逐步形成比較清晰的“三檔”框架,大型銀行為一檔、中型銀行為二檔,小型銀行尤其是農村信用社、農商行為最低檔,通過逐步簡化,使得存款準備金率有個清晰透明框架。

              他還表示,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合適的,目前我國的總體存款準備金率在國際上是中等的。在中國目前情況下,存款準備金率下降還有一定空間,但是比起前幾年已經小多了,考慮問題時要考慮資源最優配置和防范風險問題,綜合考慮后,可以進一步落實。

              熱點八:

              潘功勝:我國國際收支未來會呈現自主平衡狀態

              潘功勝表示,2018年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在結構上發生了特征性變化。隨著金融、股票、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我國國際收支未來會呈現自主平衡狀態。

              他說,過去十年,我國經常賬戶更加趨于平衡,這是我國經濟結構優化的客觀反映。隨著我國服務業質量提升,軟實力提升,我國服務貿易逆差在變動中逐漸走向平穩。

              而國際收支結構變化的另一個層面則是資本賬戶,資本賬戶重要項目是直接投資。我國金融市場、股票、債券市場逐漸對外開放,對境外資本有很強吸引力,現在還在開放的早期,隨著股票和債券市場納入國際主要指數,相信會增長得很快,我國國際收支未來會呈現自主平衡狀態。此外,央行還在推動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匯率彈性。

              潘功勝坦言,隨著我國金融市場更開放,跨境沖擊和風險會更大,央行將推進在開放過程中不斷完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管理。

              熱點九:

              陳雨露:讓市場征信服務輪子越來越強

              陳雨露表示,人民銀行牽頭的征信體系建設,主要功能是通過信用信息共享來優化營商環境,警示信用風險,降低國家發展成本。

              他表示,目前我國征信體系是“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政府這只手,主要是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負責的國家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已經接入3500多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信用信息數據,9.9億自然人的信用信息,2600多萬戶的企業和其他法人組織的信用信息。”

              市場驅動的征信服務的手,目前在市場上已經有125家企業征信機構,97家信用評級機構,這些機構80%以上是民營資本投資興辦。從2017年以來,為了滿足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信息共享需求,還有個人征信的有效供給,人民銀行批準了首個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百行征信,其股東發起人都是民營資本,目前已經簽約接入600多家機構的信用信息。

              他希望,市場化征信機構能夠在創新能力、競爭能力方面快速提升,讓市場征信服務輪子越來越強、越來越大。

              熱點十:

              易綱:堅定不移按照時間表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

              易綱表示,對于金融業對外開放,按照“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要求堅定不移地落實。

              “此前公布的時間表對11項具體措施開放都安排了具體時間,目前大部分措施已經落地,其中包括重要進展,比如標普公司已經獲得進入中國信用評級市場準入資格,比如美國運通合資的連通公司籌備申請已獲得批準。”易綱表示。

              他強調:“對外經貿摩擦應當比較理性看待,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時間表是根據中國改革開放需要決定的,這樣受到干擾比較少,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對世界有利、對中國有利、對提高金融競爭性有利、對金融更好服務老百姓有利,堅定不移按照這個時間表推進。”

              熱點十一:

              易綱:彈性匯率對經濟和國際收支調節起到了自動穩定器作用

              易綱表示,隨著中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市場決定匯率,在整個匯率形成機制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

              維持匯率穩定會不會影響貨幣政策?“在中國這些年的實踐中,比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首先貨幣政策要以國內為主來考慮,主要是考慮價格和數量的變量,匯率在國內貨幣政策的考慮里,應當是不占重要地位,以國內經濟形勢和發展趨勢為主要考慮。”他表示。

              易綱表示,要堅持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形成機制,中央銀行已經基本退出了對匯率市場的日常干預,匯率市場的波動和一定程度上的彈性對經濟有好處,彈性的匯率實際上對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調節起到了自動穩定器的作用。

              中國匯率形成機制符合我國在國際重要場合上的承諾,匯率在改革上邁出實質性步伐。“市場的感覺、企業的感覺正越來越清晰,人民幣朝著自由使用貨幣的方向在發展。”易綱表示。

              編輯:馬婧妤 李丹丹  攝影:史麗

              今年是國企改革攻堅年!混改和股權多元化是重點,A股一大批上市公司已在行動!

              剛剛,易會滿回應資本市場熱點問題,十大看點全!在!這!里!

              本期責任編輯:張曉光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