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什么東西你以為很便宜實際上很貴?是爆雷股和垃圾股

            2019-03-08 18:14:5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什么東西你以為很便宜實際上很貴?不是逛淘寶和做頭發,而是爆雷股和垃圾股

              原創 任明杰 

              今日上午,微博熱搜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叫作“以為很便宜實際上很貴”。

            網友舉了很多例子: 網友舉了很多例子:

              比如逛淘寶,很多小伙伴當初上淘寶是為了省錢啊,怎么就……

            再比如奶奶眼中的KTV。拔牙也是同理,拔的是我的牙,花的還是我的錢…… 再比如奶奶眼中的KTV。拔牙也是同理,拔的是我的牙,花的還是我的錢……
            還比如做頭發,本來以為很便宜,無奈Tony老師一頓忽悠…… 還比如做頭發,本來以為很便宜,無奈Tony老師一頓忽悠……

              在中證君眼中,也有一種東西感覺很便宜,可實際上真的貴,那就是爆雷股、垃圾股啊!

              一周前,中證君曾寫過一篇題為 虧得越多漲得越多?業績爆雷指數2月大漲30%!《西虹市首富》中的奇葩劇情上演了…… 的文章,盡管在之后的3月8日,市場有所調整,但近一個月以來,業績爆雷指數仍大漲超50%!

              從成分股最近一個月的表現來看,領益智造大漲超200%,華映科技和東方金鈺大漲近150%,連因為商譽爆雷巨虧75億元,從而“喜提”虧損王的天神娛樂,最近一個月也大漲57%,難道真的是“虧得越多漲得越多”?

            ST股同樣是雞犬升天。 ST股同樣是雞犬升天。

              從低價股指數表現來看,最近一個月,低價股一路上行,大漲36%。過去幾個交易日,ST股也是接連掀起漲停潮,2元以下的低價股已基本被消滅—— 這意味著,你感覺很便宜的ST股,如今也已經不便宜了。

              最有意思的是*ST毅達,在2月1日到3月7日的20個交易日中,*ST毅達收獲19個漲停。但是,*ST毅達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僅0元,公司主業處于停滯狀態,存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風險,公司管理層更是集體“失聯”……

              這一幕幕,真的像極了《西虹市首富》中的劇情:男主角為了拿到300億元遺產,需要在一個月內敗光10億元通過考驗。于是,他照著垃圾股買,“冒綠光的通通買進”,結果卻事與愿違,這些垃圾股紛紛大漲……

              最新數據顯示,1月28日至2月1日、2月11日至2月15日、2月18日至2月22日三周,A股新增投資者數量分別為18.91萬戶、20.66萬戶、31.61萬戶。于是,你以為很便宜的爆雷股、垃圾股,在股民跑步進場、一陣哄搶后,就真的不便宜了。

              業內人士指出,爆雷股、ST股很多都是小市值股票,市場反彈時容易受到資金爆炒。但應該看到,這些沒有業績支撐的股票,漲得越多風險越大,要謹防投資風險

              “業績爆雷的故事還沒講完,難道市場已經忘了?”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也表示:“這不奇怪,投機永遠存在,但投機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就像馬云說的,起風的時候豬也能飛,甚至飛得最高,但風停的時候,‘豬’也死得最慘。”

              同時,很多前期連續漲停的股票,都在密集提示交易風險,比如,13個交易日錄得11個漲停板的大智慧,于3月7日晚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扣非后凈利潤持續為負,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目前市值為234.55億元,與基本面偏離較大。

              另外,應該看到的是,在股民跑步進場、到處哄搶的同時,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卻在加速離場。隨著行情一路上漲,A股也進入密集減持期,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300多家公司發布了近700份減持計劃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王涵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