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媒體評論:“看病不求人”前提是無需求人

            2019-03-08 10:22:34     來源:北京晚報

              賈亮

              ·“看病求人”折射醫療資源不足

              ·“看病求人”擠占他人醫療資源

              日前,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和省中醫管理局聯合下發《關于優化醫療衛生環境做到“看病不求人”的實施意見》,力爭讓百姓在就醫過程中實現“找醫生不求人、掛號不求人、住院不求人、看病結果不求人”,醫院人員幫“熟人”加塞兒、安排床位,或將暫停執業。

              由省級主管部門為“看病不求人”出臺專門意見,可以想見求人之風在醫療行業有多盛行。事實也是如此,很多人包括親戚朋友生病后,首先想到的不是趕緊去醫院,而是梳理一下人脈關系,寄希望通過熟人,進到一所較好的醫院入住,找到一名醫術精湛的醫生就診。沒什么比健康和生命更寶貴的,面對求人者的迫切心情,被求者往往也很難拉下臉直接拒絕。

              看病求人現象的出現和泛濫,客觀原因是醫療資源相對不足,優秀醫務人員嚴重欠缺。在按照常規手段比如排隊或網上掛號等,無法或者難以立即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時,托關系、走后門、找熟人便成為不二之選。主觀原因是,經過熟人介紹的醫生,看在人情的面子上,自然會更認真負責,自己心理上感覺更可靠。即便為了打通關系需要付出一定的經濟成本,比如吃飯送禮甚至紅包,也在所不惜。畢竟,誰也不想半夜三更就去掛號還未必能掛上。在等待中,病情日益加重,精神備受煎熬。

              迫切的心情和良好的初衷,似乎不應該受到指責。但看病求人卻是不折不扣的歪風邪氣,不僅破壞了正常的醫療秩序,擠占了原本屬于他人的醫療資源,人為地制造了不公平,還進一步滋生并助長了醫療行業的腐敗。多數因貪污腐敗被查處的醫務人員,起初都有過吃請、收受紅包等經歷,都有過利用職務之便帶人插隊、加塞兒就診、安排住院、手術次序等方面給“求人”者以特殊照顧的行為。因此,該意見明確加大對當事人和醫院院長的監督問責力度,既是對患者負責,更是對醫務工作者的愛護。

              對于醫護人員來講,人情要講,但要分清楚,這人情是靠關系、金錢等換來的、只有極少數人能享受到的“情”,還是對每一位患者,無論家庭出身、貧窮富有、病情緩急都能一視同仁的“情”。前者姓私,后者姓公,一目了然。醫務工作者特別是公立醫院的醫務工作者,要牢記醫院的職責和使命,對得起自己頭上的紅十字和身上的白大褂,干好治病救人的本職,不負白衣天使的聲名。

              醫療環境的改善,要靠患者、醫護人員和政府部門共同努力,也要靠嚴格的制度與監管。“看病不求人”是一劑安心良方,這份意見以及其他地方類似治療歪風邪氣的處方到底如何,最終還是要靠療效說話。患者“不求人”的前提,是無需“求人”。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