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2月地方樓市調控政策發布20余次 基調以"穩"為主

            2019-03-06 08:38: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6日電 春節過后,天氣轉暖,一些地方的樓市也出現回暖跡象。但從全國而言,整體上仍處于降溫通道。在剛剛過去的2月份,多地微調樓市政策,調控方向有松有緊,總體基調以“穩”為主。

            樓市開始“回暖”了?

            近期,樓市陷入冰封的環京小鎮燕郊樓市再度活躍,房價反彈;深圳某高端樓盤開盤,因操作人數眾多,看房預約軟件失靈;杭州再現萬人搖號,中簽率僅為1.5%;蘇州部分熱門地塊被搶拍;無錫、南京、蚌埠等地也相繼傳出在售樓盤漲價的消息。

            雖然一些地方樓市成交活躍度提高、個別項目房價上調,但從全國而言,整體仍處于降溫通道。

            “春節后,個別城市的確存在個別項目漲價,千人看房、土拍升溫等跡象,但我們認為基于前期需求、購買力透支而造成的需求疲軟問題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難改總體市場下行調整的大趨勢,三四線城市也將面臨更大的調整壓力。”克而瑞研究中心報告指出。

            房價方面,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2月,中國100個受監測城市房價平穩,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472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10%,漲幅較上月回落。百城中有39個城市房價環比下跌,較上月增加,其中三四線城市占比達到七成。

            成交量方面,受春節假期影響,樓市整體成交大幅下滑。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月,全國29個重點城市整體成交960萬平方米,環比銳減53%,相比2018年同期降幅達28%。

            多地發布樓市調控政策

            雖然2月適逢春節,但樓市調控政策依然頻繁發布。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月,全國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共發布了21次。多地政策調整有松有緊,整體基調仍以“穩”為主。

            在政策略有放寬的城市中,海口、西安、南京、常州、深圳等地降低人才落戶門檻;合肥、南京、青島等市下調房貸利率上浮比例;安徽阜陽在出讓土地的條件中取消了限價;北京取消企業之間存量非住宅買賣合同網上簽約要求。

            與此同時,多地政策繼續從緊。深圳、上海均提出做好穩房價、穩租金、穩預期工作;鄭州、貴州則強調加大房地產市場監管力度,整治市場亂象;南京回應“房價突破限價”一事,稱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動搖,力度不放松。

            業內:最嚴調控期已經過去

            “房地產政策方面調控最嚴的時期已經過去。”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

            他認為,2019年,全國可能出現一輪微調潮,至少30個城市會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這也將標志著本輪樓市調控全面見底。

            張大偉說,只要房價不漲的城市,最近房地產政策都有松動的可能性。特別是對于二三線城市來說,除了信貸政策,最近其他政策都有可能調整。

            中國指數研究院上海分院分析師方頏近日表示,未來房地產市場將呈現出“市場趨于合理、投資增速放緩”,“因城施策推進,市場量價趨穩”,“一線城市加大有效供給,二線城市人才競爭引導需求,三四線城市受棚改政策調整下行壓力加大”等幾大特點。

            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稱,中國房地產調控政策仍將以“穩”為主,在“因城施策”背景下各地政府根據市場運行實際情況穩步優化政策體系。預計未來,房地產市場整體將繼續平穩運行,但各線城市市場將延續分化。具體來看,一二線城市有望低位企穩,部分三四線城市將面臨一定去化壓力。(記者 邱宇)

            責編:紀愛玲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