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上海汽車文化節開幕成”汽車后市場”發展重要載體

            2019-03-06 07:23: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2019上海汽車文化節開幕 成為”汽車后市場”發展重要載體)

            2019上海汽車文化節開幕成為”汽車后市場”發展重要載體

            2019上海汽車文化節暨自駕游大會3月5日在上海保利大劇院正式拉開序幕 繆璐 攝

            中新網上海3月5日電 (記者 繆璐)2019上海汽車文化節暨自駕游大會3月5日在上海保利大劇院正式拉開序幕,如今,汽車文化節不僅是推動汽車產業發展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成為聯系公眾與汽車文化的強大紐帶和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有效平臺。

            2019上海汽車文化節暨自駕游大會3月5日在上海保利大劇院正式拉開序幕 繆璐 攝

            2019上海汽車文化節暨自駕游大會3月5日在上海保利大劇院正式拉開序幕 繆璐 攝

            眾所周知,上海嘉定在上海新一輪發展戰略布局時,被定位為要建設成為全產業鏈的國際汽車城。近年來,隨著汽車產業的創新變革和產業升級,以其為基礎應運而生的汽車文化也正不斷壯大。

            2005年第一屆上海汽車文化節正式開啟,以晚會、音樂節等形式持續舉辦了三屆,向公眾傳遞了“汽車與城市,汽車與生活和諧共生”的理念。2011年,上海汽車文化節進行了一次重要轉型,開始與F1賽事緊密結合。

            2019上海汽車文化節暨自駕游大會3月5日在上海保利大劇院正式拉開序幕 繆璐 攝

            2019上海汽車文化節暨自駕游大會3月5日在上海保利大劇院正式拉開序幕 繆璐 攝

            上海市嘉定區副區長王浩表示,上海汽車文化節緊緊依托F1中國大獎賽,采用政府主導、需求引導、企業運作的模式,延伸拓展形成了汽車賽事會展、文化旅游體驗、企業創新互動的體系,為汽車文化的培育、汽車文化產業的集聚提供了嶄新的契機。

            上海汽車文化節今年已是第12屆。據悉,本屆汽車文化節由賽道嘉年華、主題會展、文旅休閑和汽車商務4大板塊共17項活動組成,活動將持續開展至5月26日。

            賽道嘉年華板塊,將迎來F1歷史上第1000場賽事,屆時水景廣場的“精彩F1第1000場·嘉定主題園”將帶來豐富多彩的現場展示,通過汽車科技、非遺展示、特色美食和休閑娛樂等互動體驗活動,讓市民游客感受到汽車嘉定、風雅嘉定的活力與魅力。

            主題會展板塊將涵蓋自駕、改裝、房車、露營、旅游、博覽等汽車文化諸多領域的活動。上海汽車博物館將舉辦一系列展覽,如:童車展、車與音樂跨界展、F1汽車文化節展覽、“車印象”社區巡展等。

            文旅休閑板塊除了往年的“觀賽事·游嘉定”系列活動外,將更著重新能源、智能網聯、工業旅游以及親子游的內容。在大眾汽車三廠,市民游客將親眼見證一輛輛轎車由各個零部件逐步組裝成形,感受工業制造及現代科技所展現的無窮魅力。

            汽車商務板塊將圍繞汽車行業的蛻變、汽車科技的突破、汽車消費的升級、汽車文化的延展等方面開展一系列的商務專題及招商推介活動,讓汽車新科技和汽車新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程梅紅表示,上海汽車文化節是在市政府對嘉定定位于國際汽車城功能,具有雄厚產業基礎上孕育而生的。作為嘉定助力建設上海“四大品牌”、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汽車文化節為提高上海服務輻射度、展現上海文化標識度、豐富市民業余文化生活提供了有效途徑。上海汽車文化節既展現了汽車嘉定的獨特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蘊,更展示了都市郊區建設的新成就。

            王浩說:“隨著上海汽車文化節不斷累積的效應,推動了汽車文化產業形成集聚,促進了汽車賽事、汽車博覽、汽車改裝、自駕游等‘汽車后市場’新業態、新模式、新領域快速發展,嘉定因此成為全國汽車產業規模最大、研發水平最高、產業鏈最完整的汽車城。未來,上海汽車文化節也必將成為嘉定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完)

            李梓鵬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丁寶秀 責任編輯:李梓鵬_NA4671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