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自然》雜志5日發表的一篇論文,一名被稱為“倫敦病人”的艾滋病患者,經干細胞移植治療后已18個月未檢測到艾滋病病毒。他可能成為繼“柏林病人”之后,艾滋病被治愈的第二人,但專家們謹慎認為療效尚需持續監測。
“倫敦病人”是來自英國的一名男性患者,其身份未公開。論文提供的信息顯示,他在2003年被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2012年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2012年晚些時候又被查出患霍奇金淋巴瘤。
研究人員說,2016年,該患者接受化學療法和造血干細胞移植,16個月后其體內檢測不到艾滋病病毒,便決定停止抗艾治療。自那以來,“倫敦病人”的病情已持續緩解18個月,但研究人員認為,說治愈為時尚早。
迄今唯一公認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是“柏林病人”蒂莫西·布朗。布朗同時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2007年在柏林接受放射療法和干細胞移植,后來兩種疾病均消失。不過,此后對其他多名患者開展的類似嘗試都未獲成功。
“柏林病人”和“倫敦病人”,兩人接受干細胞移植治療的一個共同點是,干細胞捐贈者的CCR5受體出現一種罕見變異,可使人體對艾滋病病毒產生抵抗力。CCR5是艾滋病病毒攻擊人體的一個主要入點。
為治療癌癥,兩人還分別接受了放療和化療,這可能也有助于消滅艾滋病病毒。不過,放療和化療均有副作用。與“柏林病人”接受全身放療相比,“倫敦病人”接受了相對溫和的化療。研究人員認為,“倫敦病人”的經驗可能更好推廣。
責編:朱簫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