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TP協議落地馬來西亞兩周年之際,大批馬來西亞資深政府官員專程到訪阿里巴巴杭州總部,進行為期4天的數字化培訓交流,希望進一步增強對數字經濟的理解,加速兌現馬來西亞國家數字戰略路線圖(NeSR)的目標。
馬來西亞是中國以外的首個eWTP落地共建國家。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在2018年到訪阿里杭州總部時表示,充分肯定了eWTP對于馬來西亞的重要意義,認為在阿里巴巴的幫助下,馬來西亞有望回歸超級多媒體計劃正軌。
自2017年馬來西亞與阿里巴巴達成eWTP共建協議的兩年來,馬來西亞政府、企業界、阿里巴巴以及東南亞地區各方在推進貿易、物流、智慧城市、移動支付、人才培訓、企業數字管理的普惠化與可持續發展方面多頭并進,eWTP讓馬來西亞的小企業和年輕創業者能夠享受大型跨國企業一樣便利的網上貿易。
(來自馬來西亞20個政府機構的30位資深官員來杭學習“阿里經驗”)
eWTP落地兩年影響深入
在eWTP倡議下,去年11月馬來西亞數字自由貿易區(DFTZ)在吉隆坡全面啟用運營,該項目使得一些貿易便利化措施得以實施,eWTP位于吉隆坡機場的中國境外首個超級物流樞紐(eHub)同時正式奠基。憑借菜鳥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網,2018年馬來西亞中小企業節省3000萬小時通關時間,99.9%的線上申報包裹實現秒級通關。
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局(MEDC)首席運營官黃婉冰(Dato Wan Peng)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馬來西亞公司開始通過自貿區出口,參與者將了解參與這一舉措的價值, 受益企業數量只會增加。據了解,阿里巴巴在馬來西亞數字自由貿易區(DFTZ)的物流園已進入施工階段,預計2020年可投產使用。
天貓國際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成為“一帶一路”參與國家銷往中國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在去年7月的馬來西亞周系列活動中,阿里巴巴線上線下多平臺同步推出推廣活動,集中展示馬來西亞百大品牌和近千款商品,馬來燕窩、榴蓮、黑虎蝦等商品備受中國年輕人的喜愛。Alibaba.com舉辦的市場對接活動,為馬來西亞中小企業量身打造不同的出口方案。
(2018年7月的馬來西亞周系列活動中,“黑虎蝦”成為網紅商品)
受益于阿里eWTP海外倉,不少跨境賣家在今年的年貨節期間收獲頗豐。在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Lazada上,馬來西亞海外倉的銷售較日均增長了將近10倍。
飛豬數據也表明,2018年通過飛豬前往馬來西亞的游客人次年增速達到65%,馬來西亞在國人最喜愛的境外目的地中躥紅熱度排名第5,是今年春節最受國人青睞的十大目的地之一。
“發展數字經濟借鑒阿里經驗很重要”
作為90年代的“亞洲四小虎”之一,馬來西亞在傳統經濟中取得了在亞洲領先地位。如今,馬來西亞電子商務正處于快速增長軌道,公開數據顯示,電子商務業增加值對馬來西亞GDP的貢獻在2010年-2017年持續提高,年均增長率為12.5%。按照馬來西亞正在實施國家電子商務戰略路線圖,到2020年將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將提升到20%。
“全球數字經濟的步伐不可阻擋,eWTP有助于馬來西亞加速推進NeSR戰略,特別是促進跨境電商,因此我們會全力支持。”本次帶隊來杭的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長達雷爾·雷京(Darell Leiking)表示,馬來西亞在推動國家數字經濟的努力中, 借鑒阿里巴巴的經驗加快前進速度很重要。
馬云在與學員們交流時表示:“數字經濟是亞洲和發展中國家的機會。我們要大膽朝互聯網和數字時代邁進,做的話就有希望。”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近期發布的《2018年馬來西亞貿易報告》也顯示,盡管去年全球經濟環境存在不確定因素,但出口增長6.7%強于預期,令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總額繼續保持增長。
馬來西亞數字經濟發展局首席運營官黃婉冰表示,“eWTP為馬來西亞帶來了全球視野和擁抱全球化的能力,中小企業更懂得如何在網上做生意。”她介紹說,馬來西亞有90多萬家中小企業,此前其中大概只有4.5萬家在線上做生意,而這中間只有5%涉及出口業務。現在,更多馬來西亞人開始從事跨境貿易,原先的出口業務商家也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經營范圍、提高了營業額。
注重數字人才和政策
除了硬件建設,馬來西亞十分看重數字人才。本次交流團由馬來西亞20個政府機構的30位資深官員組成。達雷爾·雷京表示,參與培訓的官員未來將成為其所在部委和機構的培訓員, 這反過來將促進馬來西亞數字經濟領域人才發展,加強各機構在實施NeSR方面的合力, 以實現馬來西亞更大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福祉。
(馬來西亞官員在阿里巴巴了解平臺商業模型)
在eWTP的4T要素中,培訓(Training)是普惠全球化的重要手段。兩年來,阿里巴巴商學院已為馬來西亞培訓超過15000名電商相關從業者、創業者和其他數字化人才,其中30%為女性。今年3-4月,還將有兩批馬來西亞企業家來到杭州培訓數字經營管理。
在2019年達沃斯論壇中馬云表示,eWTP不是靠阿里巴巴一家公司就能實現,而是需要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推動。阿里巴巴愿同世界分享科技成果,用技術普惠全球,幫助全球的中小企業、年輕人。
責編:季冉冉、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