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看來,江蘇泰州大膽而又創新地選擇了未來的發展道路。
2018年7月召開的泰州市委五屆五次全會提出,要打通藥、醫、養、食、游五個關鍵環節,做到融合發展、特色發展,使大健康產業成為最具特色的地標性產業。
不止如此,泰州還要構建以大健康產業為標志,以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高端裝備制造及高技術船舶、節能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化工及新材料五大產業為主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1+5+1”現代產業體系。
大健康產業:“地標”鉚勁崛起
剛剛過去的一年,泰州醫藥高新區創成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為蘇中蘇北第一家、全國第27家獲批園區;揚子江藥業集團堅持高質量發展,實現產值、銷售、利稅同比分別增長14.69%、14.95%和17.66%,業績超出預期;全市食品產業品質提升,農產品“三品一標”有效認證數已達2076個;第十三屆中國濕地生態旅游節暨2018年中國泰州姜堰溱潼會船節開幕,數萬名中外嘉賓、游客共賞濕地風情……
緊抓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揚子江城市群等重大戰略機遇期,泰州市把打造大健康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戰略抉擇。
2016年5月,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支持泰州開展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2017年5月,國家批復同意《泰州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方案》。2018年,集“藥、醫、養、食、游”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鉚足了勁頭崛起,成為泰州的一道靚麗風景。
“泰州發展大健康產業,起步較早,基礎堅實,已初步形成‘藥、醫、養、食、游’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體系。”泰州市發改委副主任史凱忠說。
在泰州的南部,一座充滿活力的健康新城——中國醫藥城已落戶上千家知名醫藥企業,成為產業鏈最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這里診斷試劑企業占全省20%,生物制品申報量占全省1/3,在研抗體藥集約創新優勢全國領先。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名單,全國共有29個產業集群入選,泰州醫藥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名列其中,這是園區獲得的又一國字號金字招牌。而之所以能夠入選,主要是因為泰州在打造創新地標、促進協同發展、依靠內力發展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條集聚高端人才、引進高端成果、落戶高端企業、發展高端產業的新路,初步構建自主可控的生物醫藥現代產業體系。
同樣令泰州人驕傲的是,這里有全國唯一的新型疫苗及特異性診斷試劑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國家新藥重大專項產業化示范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1900多項醫藥創新成果成功落地申報。全球唯一的國際遺傳工程與生物技術中心——中國區域研究中心也將在這里揭牌,聚力推進協同創新。同時,一系列藥物新品接連問世,蘇特替尼、克耐替尼等抗腫瘤1類新藥進入臨床開發階段,全球首個重組新城疫病毒(A-VII株)滅活疫苗、全球首個實現豬瘟與藍耳同步聯合預防的“華溫藍”疫苗、全球首個針對鮮紅斑痣的藥物海姆泊芬……這一系列產品的研發,瞄準的不僅是“國內第一”,而是“全球首創”。
綜觀2018年,泰州大健康產業發展可謂一路順風。除醫藥制造增勢良好同比增長16.63%外,食品產業持續提升品質,產業融合發展態勢明顯,改革創新也在持續深化。比如,立項制定了14項市級農業地方標準,目前新申報(含續展)綠色食品超過60個;加快推進“醫養”融合,創建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開發長江豪華游輪、康養專列等高端康養旅游產品;深化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成立全國首家中醫藥健康服務協會,建設10家中醫養生保健星級單位等等。
“當前,泰州以中國醫藥城為‘核心’、里下河生態經濟示范區和沿江健康制造板塊為‘兩翼’、一批大健康園區和特色小鎮(街區)為‘支點’的空間體系,正加快布局。”史凱忠說。
“1+5+1”:各產業“跑步前進”
泰州要實現高質量發展,“1+5+1”現代產業體系中的五大主導產業與現代服務業也必須充分給力。
為此,2018年,泰州市政府在《推進五大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中明確,堅持“九個一”工作格局,由市經信委、科技局、食藥監局、質監局分別牽頭推進五大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泰州制造業升級版。
顯然,這又是一個極富創新的工作舉措。效果如何?
相關部門狠抓關鍵舉措,其中,按照“培育產業鏈條、打造地標產業、領跑國內同行、提升全球影響”的目標定位,以強鏈、補鏈、延鏈、建鏈為總抓手,深入推進產業鏈研究,逐一編制《產業研究報告》,繪制產業鏈圖譜,全力推動五大主導產業高端發展、集聚發展、特色發展。
令人欣喜的是,按泰州市統計局最新出爐的數據,2018年全市五大主導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3979.25億元,同比增長11.62%。
以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為例,目前泰州市醫藥產業規模迅速擴張,重點骨干企業支撐作用明顯,揚子江藥業、濟川藥業、蘇中藥業等重點骨干企業的持續較快增長,支撐和拉動了整個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加快優化,新的重要增長點加速生成,在重點骨干企業較快發展同時,醫藥高新區一批重點企業加快了建設與投產步伐,企業集聚度持續提升。另一方面,泰州市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正日益加快成為泰州市工業經濟發展主導產業,呈現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產業布局相對集中的喜人態勢。
再以高端裝備制造及高技術船舶產業為例,2018年泰州市高技術船舶產業領先全國、優勢明顯,高端裝備產業凸顯后發優勢、加快集聚。
最奪人眼球的是,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明顯。2018年,全市高端裝備制造及高技術船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分別完成877.86億元和89.6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86%和18.14%,高于全市規上企業平均增幅5.7和9.7個百分點。全年交船完工量113艘891.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9.1%,大大高于全國、全省,占全球、全國比重分別達11.12%和25.76%。同時,全年新接訂單107艘1188.5萬載重噸,占全球、全國的比重達14.21%和32.44%。
泰州人深諳,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對于泰州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泰州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幅0.2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1.1%,分別高于江蘇全省服務業投資平均水平、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全市工業投資增幅5.9、1.4和2.9個百分點,增幅列江蘇第二位;服務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4.5%,分別高于該市全社會用電量增幅、工業用電量增幅9和11個百分點。
眼下,泰州“1+5+1”現代產業體系中各產業均“跑步前進”、精彩紛呈。泰州人的雄心壯志是:力爭到2020年,全市大健康產業總規模達到4000億元,泰州醫藥高新區進入全省國家級高新區第一方陣;五大主導產業邁向中高端,形成特色優勢,總規模達到85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50%左右。
責編:王瑞景、季冉冉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