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平山郁夫絲路文物及畫作展亮相陜歷博

            2019-03-05 15:38:01     來源:海外網

            20284c131aca4ccaf65077029877bfa.png

            2019年3月5日由陜西歷史博物館、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主辦,旭日世界公司協辦的特別展覽《慕道·臻藝——平山郁夫的絲路藝術世界》正式開展,以此紀念中日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為中日兩國的友誼以及未來友好的發展貢獻力量,并展示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的無限魅力,向已故的為保護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和加強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做出貢獻的平山郁夫先生致敬。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6月10日。

            70c7e8dc87ea852d14c4b90eaec1117.png

            8c02706ac8711c20685335aea713d59.png

            絲路主題展覽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長期展覽規劃之一。繼2017年10月17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開展的原創特別展覽《長安絲路東西風》之后,《慕道·臻藝——平山郁夫的絲路藝術世界》是又一次重要的絲路主題特別展覽。該展覽旨在通過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收藏的192件絲路主題文物和繪畫作品講述日本著名畫家平山郁夫先生追慕玄奘法師求法壯舉,通過150多次絲路旅途追求真理和藝術真諦的故事。平山郁夫先生被譽為“當代唐玄奘”。

            3ddae001ad6ba8c70b97b6912b8a1a3.png

            平山郁夫先生早期作品

            本展覽將絲路文物精品與平山郁夫先生所繪絲路主題畫作相結合,并輔展以陜西歷史博物館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文物圖片,聚焦平山郁夫先生的絲路藝術世界,以平山郁夫先生的絲路求道之旅為線索,全面展示絲路沿線的文明成就,從而讓觀眾分享平山郁夫先生所追尋的絲路價值,感受其中蘊含的道·藝真諦。

            d5cc76a45d71209351d7297871be508.png

            展覽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單元為“畫伯偉業”,通過年譜和圖像展示平山郁夫先生的生平,重點展示他畢生熱愛并從事繪畫藝術、獻身文化遺產保護和維護世界和平的成就。第二單元為“絲路求道”,分“佛之道”與“美之道”兩個小節,展示平山郁夫夫婦收藏的絲路文物所體現的宗教、文化和藝術價值。

            29c9146160afee8a0d26d00ecc194ff.png

            “佛之道”展出64件佛教藝術文物,其中佛教藝術發源地犍陀羅地區的佛教藝術品,不僅體現了東西方文明碰撞后產生的獨特之美,而且作為最初的佛教藝術,對中亞、中國、東亞地區的佛教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出的公元2—3世紀的佛陀立像、彌勒菩薩立像等石造像,均是犍陀羅風格的代表作品;同時展出一組佛傳浮雕,表現釋迦牟尼從入胎、誕生到涅槃的完整故事;貴霜帝國的多種佛教供養人像,展示了佛教藝術的信眾和社會背景。

            0817989b431c39020b917c5045ac572.png

            “美之道”分兩河流域古代文明、古代地中海與希臘羅馬、西亞、中亞四部分展示平山郁夫先生收藏的世界各地文物,反映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可能性,揭示世界歷史和人類文化中孕育出的藝術原則,以及所遵循的美的規律。公元前6世紀下半葉希臘古風時代的混酒器(希臘黑像式陶器)、公元3—4世紀東地中海地區羅馬帝國時代的玻璃水瓶,公元5—7世紀波斯薩珊朝的鳥紋碗、凹紋玻璃碗等精美文物,代表了各大文明的成就,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這些絲路沿線文物和陜西歷史博物館所藏的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鑲金獸首瑪瑙杯、鴛鴦蓮瓣紋金碗等文物圖像同時展出,進一步闡釋了絲路沿線文明交流與互鑒的生動歷程。第三單元為“藝海遠航”,反映平山郁夫先生的藝術成就。通過絲路旅途采訪和寫生,平山郁夫先生探求宗教和藝術的真諦,進而形成獨特的寫實主義風格,以“絲綢之路畫家”聞名于世。

            圖片1.png

            展覽分“時之藝”與“境之藝”兩節分別展示平山郁夫先生的歷史文物題材畫作和風景遺址題材畫作,通過《菩薩像》、《玄奘法師之道》等8幅繪畫原作和《大絲路系列》、《大唐西域壁畫》等代表作的圖像,展示畫家將宗教與人文情感融入畫境、把歷史空間的移動與時間的流轉有機交融,而營造出來的超越時空的永恒藝術境界。

            圖片2.png

            展覽以物敘事,動靜結合,并提取符合時代特征的元素來補充造型,大氣沉穩而不失靈動,展廳空間充滿張力,讓觀眾獲得充滿絲路魅力、富于求道激情的觀展體驗,在新時代去譜寫更加輝煌的絲路新篇章,去描繪更加壯麗的絲路新畫卷。(文/圖 周曉榮)

            責編:張嘉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