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今年首次下團組,習近平談到這兩項“培根鑄魂”的重要工作

            2019-03-05 08:46:24     來源:央視網

            3月4日下午,習近平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這是今年兩會期間他的第一場下團組活動。要知道,文藝、社科,這兩項工作了不得。總書記把它們比喻為“培根鑄魂”。面對聯組會上近200名全國政協委員,面對全國廣大的藝術家、學問家,總書記的講話釋放了很多重要信息。

            面對總書記,政協委員們說了些什么

            北京友誼賓館,今年有五個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下榻于此,包括中共、文藝、社科、民族、宗教。

            △北京友誼賓館友誼宮。這座為接待蘇聯專家而建的賓館建于建國初期,前身是國務院西郊招待所,1956年改為現名。(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委員前往會場的通道。(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等待入場的媒體記者。(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聯組會即將開始,這是會場場景。(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下午三點,文藝界社科界聯組會開始,8位委員先后發言。

            田沁鑫委員告訴總書記,為了執導民族歌舞劇《扶貧路上》,她學習梳理了國家的精準脫貧政策,越是深入學習,就越是覺得震撼。

            △田沁鑫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導演。(央視記者李雪榮拍攝)

            馮遠征委員在發言時重點講到了傳承。他說北京人藝培訓青年演員,第一課就請來了老藝術家藍天野,老人家上臺講的不是技巧,而是話劇傳統和人藝精神。

            △馮遠征委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隊隊長。他告訴《時政新聞眼》,他理解的“人藝精神”是“一棵菜”精神,臺前幕后的每一個工種都像菜心、菜幫、菜葉一樣緊緊包裹在一起,認認真真對待每一場演出。

            藝術家、學問家怎么做?習近平提出“四個堅持”

            委員發言結束后,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

            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有多重要?習近平在講話中連續用了兩個“十分重要”: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讀懂習近平3月4日這篇最新講話,有必要回顧一下此前的兩場座談會,這也是委員們在發言中多次提到的。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主要講了“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等五方面的問題。在2016年5月17日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總書記強調的關鍵詞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聯組會會場

            這一次,總書記強調了“四個堅持”。在《時政新聞眼》看來,這是對前兩次講話的傳承和發展。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

            古人就講過,“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置身新時代,更要與時俱進。總書記在當天的講話中提出,“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文化文藝工作者為誰創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為誰立言?總書記說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問題。他提出,文化文藝工作者要“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把學問寫進群眾心坎里”。

            △聯組會會場

            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

            什么是精品?總書記曾經做過定義:“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在3月4日的講話中他提出,文藝創作要“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提出具有自主性、獨創性的理論觀點”。

            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

            猶記去年在重慶代表團,習近平強調“領導干部要講政德”,并從“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三個層面做了闡述。作為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藝術家、學問家,總書記提出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

            當天,總書記還給藝術家、學問家布置了一篇“作業”。他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如何把這部“奮斗史詩”反映好、解讀好,這是總書記出給藝術家、學問家的一個大命題。

            責編:周璇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