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今年兩會,習近平為何首先看望這些政協委員?

            2019-03-04 17:57:32     來源:海外網

            微信截圖_20190304173627.png

            4日下午,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委員。(圖源:新華視點)

            3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在總書記繁忙的兩會日程里,看望政協委員并參加討論為何被安排為優先事項?事實上,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兩會時間里,在政協開幕第二天看望政協委員并參加討論,已成為“固定日程”。2013年以來,每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都會先到全國政協參加聯組會討論。

            2013年看望科協、科技界委員,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4年看望少數民族界委員,談民族大團結;2015年看望民革、臺盟、臺聯委員,談兩岸關系;2016年看望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2017年看望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談對知識分子的尊重;2018看望民盟、致公黨、無黨派人士、僑聯界委員,談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深入不同政協界別,傾聽來自社會各條戰線的聲音;習近平總書記每次在政協聯組會上的講話,也釋放出當年中國發展走向的重大信號。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看望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討論,再次向世界展現出一個“中國式商量”的生動場景。而人民政協即將迎來70周年華誕的特殊背景,則為這個年年相似的場景增添了更加豐厚的歷史和時代意蘊。

            “中國式商量”是廣開言路,博采眾謀。文化藝術界和社會科學界委員來自音樂、電影、美術、文博、文學、學術等多個領域,彰顯了人民政協的廣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正是由于這種廣泛性與包容性,在一個近14億人口的大國,才能夠確保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的意愿和訴求得到真實表達和政策響應。

            在政協的平臺上,有各種各樣的制度和非制度渠道暢通民意表達——習近平總書記不僅每年在兩會看望政協委員,一年一度的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也是他必到的場合。近年來,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網絡討論會、對口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等協商方式越來越多樣,進一步形成了常態化、多層次、各方面有序參與的協商議政格局。

            在這樣的廣開言路、博采眾謀過程中,有效避免了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保障了人民民主權利的行使是持續性的,不是“只有在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的民主。

            “中國式商量”是協商于民,協商為民。民主不是裝飾品,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政協匯聚了大批有情懷、有能力的各方人才,他們各展其才、各盡其能,為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回顧2018年,推動深度貧困地區脫貧、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民辦教育發展……諸多關系國計民生政策的落地,都離不開政協委員們的一次次深入調研,一批批高質量建言成果。

            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進入關鍵一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了闖關奪隘的時刻,有許多重大任務和舉措需要合力推進,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研究。文化藝術界委員作為文化工作者,工作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需要他們承擔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任;而社會科學界委員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迫切需要他們將學術研究與服務現實結合起來,為改革發展出實招、謀良策,為這個時代的進步貢獻思想和智力支持。

            “中國式商量”是凝聚共識,增進團結。與西方國家政黨博弈不斷加速國家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不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人口眾多,情況復雜,城鄉、地區之間發展也很不平衡,增進社會共識對中國的穩定和發展極為重要。尤其當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利益訴求之復雜前所未有,惟有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才能匯聚起共襄偉業的強大力量。

            無論是文化藝術界委員、還是社會科學界委員,他們所從事的都是思想文化工作。面對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活躍、主流和非主流同時并存、社會思潮紛紜激蕩的新形勢,需要文化藝術界和社會科學界委員多做工作,面向社會闡釋政策、協調關系,引導各方面客觀看待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改革發展中面臨的風險挑戰,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凝聚共識。

            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團結是勝利的法寶。就在這一個個“中國式商量”生動場景的延展和接續中,中華兒女將畫出共建共享民族復興的最大同心圓。(海外網評論員 毛莉)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牛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