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曖花開季,正是農忙時,新疆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庫木西力克村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改變過去傳統農業增收的局面,集中全力投入到育苗工作中,為農戶增收奠定基礎。
庫木西力克村曾經是傳統農業村,以前有村民發展蔬菜種植嘗試過育苗工作,但是成功率都很低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新疆農科院駐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庫木西力克村工作隊駐村以后,經過多方考察后,改變以往農戶單獨種植的情況,統一規劃、管理育苗工作。如今新建的兩座大棚培育了西紅柿、辣椒等菜苗,不僅教會村民技術,還降低了農戶成本與風險,讓土地獲得更高的效益,讓貧困群眾早日增收致富。
新疆農科院駐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庫木西力克村工作隊 隊員艾克拜克·才卡斯木說:“因為群眾沒有使用過新的育苗技術,我們就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手把手把技術交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學會管理。”
村民如則·麥麥提一直按照傳統的方式在種植蔬菜,可是收入一直都不高,如今工作隊的幫助下,他不僅學習到了新的技術,還可以利用育苗技術提高自己的收入。
如則·麥麥提說:“我們學會技術以后,計劃在大棚里種蔬菜西紅柿、辣子、豇豆等,我們的蔬菜提前可以上市,增加收入。”
駐村工作隊表示還將在種植上加強規范管理,精致種植,因地制宜實施精準扶貧措施,積極加大對農戶農業技術培訓和指導力度,根據需求,采取科學的方法引導和帶動農戶進行育苗和種植。
艾克拜克·才卡斯木說:“我們計劃增加八座大棚,努力成為育苗基地村,幫助群眾增收致富。”(王鵬喆)
責編: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