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教學手段創新 “網紅課”應既叫好又叫座

            2019-03-04 09:50:14     來源:海外網

            酸奶、奶酪、東坡肉……近日,浙江大學一門充滿美食元素的“吃貨課”在網絡走紅。在這門“網紅課”上,琢磨美食配方、控制配料和火候、研究改善口感的方法成為常規操作,新穎的課程設置讓不少學生大呼“過癮”。

            近兩年,為提升課程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各大高校的老師們可謂高招頻出。山東大學教師以手機游戲為突破口,開設當下較火網游的史實人物鑒析,在一個個虛擬人物與歷史人物的辨析中,深入淺出地將生澀的歷史知識變成鮮活的討論案例;華中師范大學教授操著一口“湖北普通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對中國古詩詞進行場景式解讀,在網絡上吸引了大批粉絲。其實,無論是別出心裁的課程安排還是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都是高等教育課程創新的有益嘗試。輕松愉快的氛圍,更容易激起學生學習、思考的興趣。

            課程安排與時代特色相結合的創新之舉值得“點贊”,“網紅課”流行背后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值得關注。一方面,高校教學走“網紅”路線,在獲得更多關注度的同時也容易消解課程本身的深刻內涵;另一方面,一些大學生可能會受到“網紅”名頭的吸引,不假思索地選擇課程,甚至滋生“玩一玩”“混學分”的心態。事實上,無論是食品加工、歷史人物分析、還是古詩詞理解,真正有價值的部分是比較抽象而嚴肅的內容,做到融會貫通需要下一番工夫。

            “網紅課”不能只圖一時熱鬧,要讓學生在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教學環境中收獲真知。“網紅課”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離不開學院、教師、學生三方的共同配合與努力。在課程設置上,既要避免“千人一面”,也要避免“娛樂化”的傾向;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將趣味性與知識性結合起來的同時,也要重視考試形式多樣化,避免“一張試卷定天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找準學習的重點,防止流于表面,舍本逐末。

            作為教學手段的創新,“網紅課”將抽象的專業知識與具體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既提高課堂效率,又讓學生學以致用,可謂一舉兩得。無論何時,教育都是一項綜合的系統性工程,只有將各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網紅課”才能既叫好又叫座。(王法治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3月04日   第 11 版)

            (原標題:“網紅課”應“叫好又叫座”(云中漫筆)

            責編:張嘉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