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40年始終堅持科技創新 從賣產品到定標準

            2019-03-04 09:32:52     來源:海外網

            光腳站在機器面板上,刷刷身份證,血壓、肺活量和體成分等13個體測項目,幾分鐘內就可測完;拿出手機掃一下二維碼,體測報告可即時獲取,前來考察的客戶豎起大拇指。讓客戶點贊的是泰山體育產業集團自主研發的“智能體測一體機”。去年11月,該產品與C919飛機駕駛艙、工業化平臺動車組等其他9項產品榮獲工信部評審的“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

            “泰山體育走過40年,始終堅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科技創新。”泰山體育產業集團董事長卞志良感慨萬分。在山東樂陵,泰山體育走上創新之路后,從最初的小作坊,發展成為全球頂級賽事服務商,實現了企業高質量發展。

            立足產品高質量,推動企業科技創新

            泰山體育的崛起,是從一塊墊子開始的。

            走進泰山體育博物館,一幅畫映入眼簾——初創企業時,卞志良在炕頭上縫墊子。“1978年,我趕著驢車去濟南推銷帆布,沒想到人家問咱能不能做墊子。”卞志良回憶道。回家后,卞志良跟妻子手工縫了10塊又結實又好看的墊子,手磨破了,疼痛難忍。不過,卞志良也掘得了第一桶金,將近5000元。

            “那時候就是小作坊,賣墊子賺點小錢。”卞志良說,“可是,中國舉辦越來越多的國際比賽,讓我驚掉了下巴:外面的世界真大,機會真多。”

            卞志良開始到全國各地的體育訓練隊乃至國家隊推銷墊子。“我們以質取勝,然后才到量。”卞志良說。不過,光有質還不行,還得創新。

            泰山體育通過實驗室內精細的實驗、研發,讓產品走向大型賽場,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2008年北京奧運會共產生302枚金牌,其中122枚在泰山體育器材上產生,比例高達40%。如今,泰山集團器材占中國競技體育器材90%以上的份額,已服務4屆奧運會、5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6屆亞運會等1000余次國內外頂級賽事。

            培育自主知識產權,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泰山體育旗下的瑞豹自行車展廳,工作人員馬忠月自豪地介紹起泰山體育自主研發的僅有5公斤重的碳纖維自行車。如今,瑞豹自行車獲得國際自行車聯盟三大認證,為頂級車隊提供比賽用車,不少車隊前來定制自行車。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泰山集團自主研發的碳纖維競技自行車登上夏季奧運會賽場。“我們的碳纖維自行車已經正式布局民用市場,市場潛力巨大。”卞志良說,生產線可年產10萬輛碳纖維自行車。

            會呼吸的人造草、全碳化的體操器材……一項項自主創新贏得客戶青睞。“有了自主知識產權才能提升我們的競爭力。”卞志良說,“核心技術不能受制于人,靠化緣要不來,只有自力更生。”

            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增強行業話語權

            標準即門檻。在很多人看來,標準問題是泰山體育進軍國際市場的攔路虎,但卞志良卻把它看成了敲門磚。

            “泰山體育的標準,也是被倒逼出來的。”卞志良坦言,進入國際賽場,遇到了標準問題。產品不符合標準,就不能用于比賽,“就像墻頭騎馬,只能往前,要把我們自身的標準定得比國際標準還高。”

            “2014年我們用新材料制作的墊子,抗菌、抗老化。”卞志良說,如今,奧運會柔道、跆拳道和摔跤三個項目都是以泰山體育的產品標準作為器材標準。

            目前,泰山體育參與制定室內外健身器材、人造草坪及體育工程、碳纖維自行車、智能體測一體機、冰雪產品等五大類國際國內產品標準。(潘俊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04日   06 版)

            (原標題:從賣產品到定標準(民營企業轉型升級進行時)

            責編:張嘉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