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期市炒家悲喜錄:“吃魚”行情謹防“卡刺”

            2019-03-04 07:28: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國證券報

              有一種牛市叫——“‘大媽’又開始關注股票了”。

              近期,隨著A股市場整體估值持續上行,兩市成交量在2月25日首破萬億大關后持續高位。“僵尸賬戶”和“休眠賬戶”紛紛復活和蘇醒,新增投資者數量環比大增。對此,專家提醒,隨著市場活躍度上升以及杠桿資金持續入市增多,也會增加未來市場的波動,投資者應理性投資,勿盲目跟風。

              投資者大踏步進場

              美國投資市場上曾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投資者每個月花一萬美元購買深度虛值的認沽期權,持續十年共花了一百多萬美元,然而有一個月,美股在“黑天鵝”事件中連續暴跌,僅這一個月時間里,他照例投入的一萬美元增值了1000倍,不僅回了本,還大幅盈利。

              在上周的行情中,這一幕似曾相識:2月25日,伴隨指數大漲,50ETF期權認購期權大漲,認沽期權大跌。有機構投資者滿倉進場斬獲三倍利潤,也有投資者“奧迪進去、奧拓出來”。

              兩年前開通期權交易,并一直熱衷該市場交易的私募投資者李輝(化名)雖然由于購買認沽期權錯過了獲得暴利機會,但他對自己的交易結果并不后悔。

              “2017年我因為對沖需要開始接觸股票期權市場,雖然雙邊對沖交易損失了一些獲利機會,但收益的穩定性卻大大增加了。”他說,就在年初,他一邊打滿了股票頭寸,一邊購買了一部分認沽期權合約做保護,還保留了些風險敞口。“雖然損失了期權權利金,錯過了期權買漲的暴利機會,但心理很踏實,盡管我們采取了相對激進的股票投資做法。”

              “短線介入、一夜暴富的投資者鳳毛麟角,要想長期在這個市場生存,就得敬畏市場。”李輝稱,他在2月25日新開的倉位不多,但當天的收益也已經翻倍有余。“主要是去年年初買的一些銀行、保險股,一直持股沒動,還有2月20日當周加的一小部分期指多頭,2月25日一天,股票、期指加上期權所有頭寸的收益有112%,創下了我們投資以來的最高紀錄。其中,股票收益最多,我們得感謝時間和耐心。”

              火熱的A股行情下,似乎已經沒有什么能阻止投資者進場的步伐。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中國證券市場上周新增投資者數31.61萬,新增開戶數激增53%,創一年來新高。在上一輪牛市期間——2015年周開戶數最高突破160萬。

              文華財經統計數據顯示,上周,滬深300股指期貨IF主力、上證50股指期貨IH、中證500股指期貨IC主力合約分別錄得5.94%、7.16%、5.75%的漲幅。市場成交量明顯攀升。期權方面,上周伴隨著50ETF跳空大漲7.56%的大行情,50ETF期權一舉創出上市以來的最大成交量531萬張。其后幾個交易日期權成交量有所回落,但全周總成交量仍較此前一周增加31.97%。

              對于當前投資者熱情涌入的現象,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院長郭建權分析,由于多重利好共振,因此市場經歷了快速的牛熊思維轉換,成交量在上周也迅速放大,資金的入市次序經歷了從外資、險資到踏空私募資金以及個人投資者的跑步入場,預期扭轉后市場的投機氛圍也跟隨修復,資產價格的快速上漲必然伴隨了杠桿資金的增加。“由于整個2018年市場處于持續下跌之中,因此隨著市場底部的確立,杠桿資金入市的前期充當了重新激活市場氛圍的角色,對于緩解此前的股權質押風險等都有著積極意義,但隨著市場活躍度上升以及杠桿資金持續入市增多,也會增加未來市場的波動。”

              關注衍生工具的對沖作用

              隨著股市行情走牛,投資者風險偏好明顯提升,其中不乏一些追求短時暴富的進場者。在這些投資者的夢中,可能不乏這樣的場景——“眾里尋股千百度,驀然回首,滿倉股票,封在漲停處”。

              “雖然我是市場的受益者,卻厭惡反感這個是非之地。我們經常聽到天花亂墜財富故事和欲望金錢的‘一千零一夜’,可我們身邊每天都是賠錢虧損的嘆息。”期市投資大佬崔先生如此感慨。

              “有時候,我也會有加碼的沖動。但對于加杠桿,我認為相對于在二級市場融資買入,不如選擇期權和期貨來加杠桿,但這兩項需要相對專業的投資能力,才能更好進行風險控制。”李輝說。而融資和所謂的配資買入,由于資金成本的存在,容易使自己的交易處于不利的位置。

              業內研究人士指出,在股票期權這個專業的市場進行大量的純粹投機并不現實。且不說在入市環節就對參與者進行了限定,就算一些具備交易資格、資金量較大的機構投資者,其風險偏好多數低于個人投資者。

              整體而言,股指期貨、股票期權等衍生品工具的投資價值是顯而易見的。郭建權認為,主要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第一,預期扭轉之后可根據衍生品的靈活性迅速建倉,迅速地提高風險敞口,從而避免在現貨市場購買耗時較長建倉難度大的缺陷;第二,行情快速上行后,越急促的行情最終轉為震蕩后波動較大,可在行情發酵的中后段及時通過對沖手段鎖定絕對收益。“不足之處在于,目前期指三大品種的開倉持倉限制目前仍較為嚴格,同時期權工具僅有上證50ETF期權這一個單一品種。”

              風控意識不可放松

              郭建權表示,此次股票市場牛市啟動在于外部貿易擾動因素緩解、美聯儲貨幣政策中期轉向“鴿派”以及中國金融針對資本市場的政策取向三重利好共振。預期轉變之迅猛,對于行情影響而言,表現為兩大特征:一是短期快速大幅反彈;二是板塊均衡且個股活躍。

              “當前市場處于悲觀預期的扭轉期,并且伴隨著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提出,科創板的落地以及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等制度的推進,資本市場的活躍度有了明顯上升。既然制度的變化志在長遠,那么投資者需要扭轉此前牛短熊長的投資思維,對于股票投資而言短期快速上漲中注重倉位控制或者對沖工具的使用,并在中期選擇優質個股以長線思維進行布局。”他建議,對于股指期貨單邊操作而言,則短期隨著行情的發酵應注意波動放大后嚴格控制倉位。

              私募排排網近期調查顯示,87.92%的私募認為現在談牛市是否已經啟動還為時過早,目前的上漲只是對過去連續下跌的修正;12.08%的私募則認為新一輪牛市行情已經在緩慢啟動。

              濱海天地投資總經理郭鐵錚認為,漲192倍的期權為個例,不具備市場普遍性,且期權本身對參與者交易能力、風險承受能力均要求較高,監管部門從保護投資者角度也設置了較高的參與門檻,建議投資者謹慎參與。

              “近期市場賺錢效應非常明顯,各路資金躍躍欲試。對沒有資金、信息、風控優勢的普通投資者來說,還是應該理性投資、慎用杠桿,保持一定的定力,不要盲目跟風。”冬拓投資王春秀表示。

            責任編輯:張瑤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