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兩會報道組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信息中心主任張野日前就加強科技監管方面的問題接受了上證報記者的采訪。張野表示,證監會的科技監管工作將在發行審核、上市公司監管、稽查執法、私募基金監管等四個方面重點突破。此外,證監會已明確要構建整個資本市場的監管大數據平臺。
張野向記者表示,去年證監會在通過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加強市場監管方面取得了四大成果:一是正式印發了《中國證監會監管科技總體建設方案》;二是組建了證監會科技監管專家咨詢委員會;三是進行監管科技3.0技術攻關工作;四是啟動了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私募公司畫像系統建設。
就如何從科技角度落實加強市場交易監管、實現全程監管的問題,張野認為,可以從依法、全面、風險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資本市場是高度信息化的市場,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數據,利用這些數據進行監管分析,必須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開展。
其次,資本市場不僅是一個綜合性市場,而且還與資本市場外部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將各類信息全面收集匯總分析,才有可能實現中央提出加強對交易的全程監管的要求。
再次,資本市場參與者多、利益關系復雜、市場內外密切、資金流動迅速,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特點。因此,監管需要具備發現風險苗頭、預警風險趨勢、識別化解風險的能力,加強交易全程監管就是必要手段之一。
就現階段證監會在科技監管方面的投入重點,張野向記者表示,證監會的科技監管將在發行審核、上市公司監管、稽查執法、私募基金監管等四方面重點突破。這四方面面對不同的市場主體,涵蓋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管全過程。
張野還表示,在證監會監管科技3.0的整體實施方案中,已明確了要構建整個資本市場的監管大數據平臺,通過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對各市場交易數據開展監測分析,挖掘不同市場監管主體行為之間的關聯關系,及時掌握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的新情況、新特點和新動向,增強異常交易行為的智能識別,從而提升違法違規線索事前、事中發現能力,進一步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責任編輯:王棟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