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俠客島:三組關系里的中國智慧

            2019-03-04 05:52:54     來源:海外網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提到2019年工作計劃時,講了三句話:適應“時”和“勢”的變化,增強“難”和“憂”的意識,把握“穩”的要義、強化“進”的措施。

            三句話提了三組關系:“時”和“勢”、“難”和“憂”、“穩”和“進”。背景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一個重要判斷:2019年,必然是機遇和挑戰相互交織。

            這可以看作中共高層面對新形勢的戰略思考和提出的應對策略。三組關系辯證統一,充滿中國智慧。

            我們不妨先說“難”和“憂”。2019年的困難實實在在,毋庸諱言。在1月21日舉行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一口氣講了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科技、社會、外部環境、黨的建設等領域存在的重大風險。他說,面對波譎云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擺在中國眼前的“難”和“憂”,由此可見一斑。

            怎么看?“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常說,審時度勢,時勢是中國人特有的時間哲學。“時”是時間,更是歷史,“勢”是趨勢,更是未來。把眼前的困難放在更長的時間軸中去考量,會給我們更大的從容。凡事總會經歷一個發展的過程。計較眼前的得失,往往會迷糊我們的雙眼。中國眼前的確有“難”和“憂”,從歷史大勢看,中國依然處于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和平與發展依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這正是中國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的定力所在。

            怎么辦?挑戰和機遇并存,這就是辯證法。具體來說,“穩”和“進”是應對之策,穩中求進是工作總基調。所以,中央提出“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穩住經濟發展的重心,同時,以更大的決心和毅力推動各項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雖然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各種風險挑戰層出不窮,但中國懂得:按自己的改革節奏扎實做好各項工作,才是應對一切變局的底氣所在。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間,中國這艘航船經歷了多少激流險灘,最終都挺了過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這背后,中國自有自己的政治智慧。而要應對眼前的局勢,我們不妨從70年中尋找應變的底氣,不妨問計4000多名來自中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兩會代表委員,從他們身上看到中國的自信與未來。(俠客島 獨孤九段)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3月04日   第 05 版)

            責編:趙寬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