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陳杰 攝
海外網3月3日電 3月2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郭衛民亮相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針對一些輿論質疑“一帶一路”倡議是“債務陷阱”的說法予以直接駁斥,引發境外媒體重點關注。一些“一帶一路”參與國所在的媒體還列出了事實證據,支持中方的說法。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布廳召開,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中外記者的多個提問。針對一些輿論質疑“一帶一路”倡議是“債務陷阱”的說法,郭衛民直接駁斥,引發多家境外媒體的重點關注。
臺媒“東森新聞云”贊許道,擔任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的發言人郭衛民面對提問不時面露微笑、手勢豐富。甚至是在外媒提問“怎么看‘一帶一路’被認為是制造債務陷阱”這種敏感問題時也予以“直球”回應,從側面展現出國家希望彰顯的“大國自信”。
印度報業托拉斯指出,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為“一帶一路”建設進行了強有力辯護。他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不是“債務陷阱”或“地區霸權”,而是給參與者們帶來發展和希望。文章援引郭衛民的發言稱:“我們的項目主要是基礎設施項目,對其長遠發展會很有利。‘一帶一路’建設給這些國家帶來的是發展和希望,把它說成是‘債務陷阱’,是沒有道理的。”印媒也提到,“一帶一路”倡議致力于改善亞洲、非洲和歐洲國家間的聯系與合作。
新加坡《聯合早報》注意到,就外界對“一帶一路”建設制造“債務陷阱”或是在搞 “地區霸權”的質疑,郭衛民也反駁說,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成因是很復雜的,是歷史上形成的。中國的投資在這些國家債務中所占比例比較小。
來自巴基斯坦黎明新聞電視臺的依姆蘭和來自《巴基斯坦日報》的薩博利非常重視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以及該框架內的后續合作等相關議題。提及“一帶一路”時,他們向香港大公網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是多個項目的整合,“中國堅持走全球化路線,而‘一帶一路’倡議正是為這一目的服務。”(海外網/張霓、梁毅、王珊寧)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姚凱紅、王棟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