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面對美國從敘利亞撤軍“甩鍋”,歐洲盟友不干了

            2019-03-02 07:37:29     來源:海外網

            微信截圖_20190302072528.png

            2018年4月14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防空導彈的軌跡劃破天空。(圖源:新華社)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推特”發布多條留言,催促英國、法國、德國和其他歐洲盟友接回800余名美國在敘利亞抓獲的“伊斯蘭國”成員。特朗普稱,這是因為美國已經在敘利亞付出太多,“該讓別人做一些他們能做的事情了”。

            盟友不和引爭議

            《華盛頓郵報》2月21日援引美國官員消息稱,隨著美國從敘利亞境內撤軍的最后期限臨近,特朗普政府要求“最親密的歐洲盟友”用自己的軍隊幫忙填補空缺。美國副總統彭斯此前也表示:“為保障這一地區的安全,阻止‘伊斯蘭國’和其他極端組織興起、攻城略地,我們要求其他國家加入,提供必要的人員和物資。”

            美國希望在敘利亞撤軍早已不是新聞。特朗普去年12月宣布將從敘利亞撤出大約2000名美軍,此前這些駐扎在敘利亞的美軍士兵所負的主要“使命”是訓練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支援后者打擊極端主義組織“伊斯蘭國”。

            此番特朗普點名“甩鍋”歐洲盟友,歐洲各國似乎并不愿意“接盤”。一名法國高級外交官在接受采訪時說,一旦美軍撤離敘利亞,法國部隊同樣會撤走。法國《費加羅報》也于近日發表文章稱,面對與特朗普政府在中東、反恐、貿易等問題上的諸多分歧,歐洲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

            而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默克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警告美國不要迅速從敘利亞撤軍。英國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也表示,英國軍隊在敘利亞“沒有取代美國軍隊的前景”。

            有分析稱,自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美歐間的裂痕不斷加深,眼前看不到任何改善的希望。

            多方博弈爭利益

            “特朗普政府認為,美國自身安全利益并不直接受到中東亂局的影響。在敘駐軍會帶來一定的人員和經濟損失,特朗普覺得不劃算。” 外交學院歐洲研究中心主任趙懷普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實施了戰略收縮和東移,戰略重心已經開始逐漸向印度洋和太平洋區域轉移。

            正如新版《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指出,美國對外戰略重心已不再是應對恐怖主義,而是轉向應對傳統大國競爭。報告還提到,美國國家安全需打造“公平、互惠”的經濟關系。

            “美國撤軍,主要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相比之下,歐洲在中東地區有非常重要的安全利益。敘利亞問題導致大量的難民涌入歐洲,給歐洲各國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趙懷普分析,盡管特朗普上臺后,許多歐洲國家被迫提高了防務的投入,但更多的是用于加強自身的防務能力。涉及到歐洲外的干預、駐軍等方面,歐洲各國的投入依然有限。

            美國廣播公司日前刊文指出,脫歐與黃背心事件為英法兩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與法國總統馬克龍正處于艱難時刻,面臨著重大挑戰。

            面對美歐分歧,俄羅斯似乎已經占得先機。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在此前結束的索契會晤上,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三國達成了共識。三國稱,美國實現撤軍將能夠穩定敘利亞地區的局勢,最終該地區應當重新回到合法政府的控制下。

            互相拉扯路不明

            多方博弈,敘利亞局勢更顯撲朔迷離。

            為鼓勵歐洲盟友參與敘利亞事務,有報道援引美國政府官員的話稱,特朗普有可能將駐扎在敘利亞的美軍人數從200人上調至大約400人。因為“如果美方不‘貢獻’士兵,盟友不會加入”。

            《紐約時報》網站刊文稱,特朗普之所以轉變態度、同意在敘利亞留駐部分軍人,是為了拉歐洲盟友入伙,組建一支千人規模的多國觀察員部隊,一同在敘利亞北部設立“安全區”,以維護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

            面對敘利亞的復雜局勢,歐洲也有所警覺。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消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德國總理默克爾警告,“美國計劃從敘利亞撤軍,伊朗和俄羅斯很可能因此占上風”。而荷蘭首相呂特最近抱怨稱,即便是在敘利亞和利比亞等“家門口”地區事務上,歐洲也正在失去話語權。

            在今年年初舉行的俄土兩國總統會談上,俄土兩國一致表示將就伊德利卜地區反恐行動、在土敘邊境設立“安全區”、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和美軍從敘撤離等問題加強溝通合作。

            “目前來看,盡管歐美俄三方對敘利亞地區都有自己的訴求,但爆發大規模沖突的可能性不大。”趙懷普分析,對美俄雙方來說,敘利亞都不是他們最核心的安全利益所在,而歐洲尚不具備與俄羅斯正面沖突的能力。

            “考慮到敘利亞庫爾德人問題依然難以解決,各方僵持的局面仍然會持續一段時間。”趙懷普說。(胡智軒 趙雪彤)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3月02日   第 06 版)

            原題:美歐在敘分歧加劇

            責編:牛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