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訊(記者 黃蕾)近日,以“中國方案:力破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世界性難題”為主題的人民政協報第19期財經智庫沙龍在京舉辦,會議圍繞“現階段金融工作穩中求進,穩要穩在哪幾個方面?”“如何善用科技力量為全球小微金融服務貢獻中國方案?如何理順金融監管與金融科技發展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進一步以開放促改革,推進我國金融業發展實現新的歷史性跨越?”三個主要議題展開。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圍繞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面臨的主要困難和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途徑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的監管政策,應差別化“精準點穴”。
周延禮表示,目前我國小微企業存在的困難一方面是金融機構服務方式有待加強,主要表現在主動服務意識有待提高、銀行與保險公司協同力度不夠、缺乏相應的復合型人才、客戶經理數量不夠等方面;另一方面還包括金融機構對于風險困惑包袱沉重、盡職免責制度有待細化和完善、民營小微企業經營風險管理需要金融輔導,以及政府部門在優化企業融資環境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等困難。
為此,周延禮提出了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的發展途徑。
一是,要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應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實施精準調控和定向調控,引導流動性和金融資源優先投向民營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應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強化政策引導疏通。應抓好支小再貸款政策落實,引導金融機構將央行再貸款優惠利率政策切實傳導至民營小微企業。
二是,財稅政策應更加積極有為。應盡快落實已定和新定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積極研究出臺新的減稅措施,清理涉企收費,明確社會保險費率政策,消除民營和小微政策擔憂,增強減稅獲得感。應發揮好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作用,將各地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和再擔保機構盡快納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政策支持體系。把握清理規范地方政府債務的節奏和力度,避免對民營和小微企業形成連帶影響,注意政策溢出效應。
三是,監管政策應差別化“精準點穴”。結合實際情況,逐步下放審批權限,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賦予金融機構基層更多自主權和靈活性;在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或地區,推廣民營小微企業特色支行,發揮專業服務機構的作用;根據監管政策導向,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內部的盡職免責管理辦法,將小微金融服務與業績、薪酬等聯動掛鉤,打消基層貸款客戶經理顧慮;增加基層客戶經理數量,聘用、選派熟悉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加入客戶經理隊伍和風險經理隊伍,提高貸款管理的科學化和精細化。
周延禮表示,保險還可助力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抵押增信。發展途徑還需要充分發揮保險融資增信的功能,為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便利。重點開展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業務,形成“政銀保”、服務平臺業務模式,滿足不同類型的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周延禮還認為,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途徑還需要金融機構應加快產品創新步伐、加大民營小微企業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民營小微企業“要專注主業”等。
周延禮建議,民營小微企業自身應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規范經營、強化財務約束,聚焦主業、適度“瘦身”,不宜盲目擴張,不貪大求全,忽視市場規律和商業可持續。“應持續改善企業自身信用條件,降低融資信用風險成本,應樹立和遵守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意識和機制,不斷提升民營和小微企業自身對金融資源的吸附能力。”
責任編輯:賈振飛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