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這個日子,“臺獨”進錯廟拜錯了菩薩

            2019-02-28 20:42:42     來源:海外網

            又到一年一度的“二.二八”。

            這個日子對于臺灣意味著:“臺獨分子”刷存在感的戲碼又要粉墨登場了,熱鬧的借尸還魂大戲又要準時開鑼了,民眾又要被那些老掉牙的謊言磨出耳繭了。

            每年的2月28日前后,臺灣島內總是特別不平靜。比如,今年,2月27日,“臺獨”分子陳峻涵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向蔣介石銅像擲粥,被警察帶走。當天,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年中會發表關于“二.二八”事件的“轉型正義”新報告云云。

            再往前幾天,“臺獨”分子24日發起活動,要求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所謂“臺灣忠烈祠”,還污蔑恐嚇稱,“若臺灣和中國簽下和平協議,‘二.二八’大屠殺可能再度發生”。

            刷綠、打藍、抹紅,三部曲一氣呵成,又在不甘寂寞地消費著“二.二八”。

            blob.png

            提款機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72周年。

            事件原委是這樣子的:1947年2月28日,臺北街頭的女煙販林江邁遭到緝私警察毆打,以此為導火索,臺灣同胞掀起了一場反對獨裁統治、要求民主自治的運動,史稱“二.二八”起義。

            這本是臺灣民眾自發的愛國愛鄉運動,但“臺獨”勢力見獵心喜,很早就開始了一系列包裝再加工的過程。

            包裝的結果就是,當時黮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有心人不肯讓“二.二八”事件真相浮現,不斷將其歪曲為“外省人”對“本省人”的迫害、屠殺,并以此作為鼓吹“臺獨”的工具。

            好處自然是大大的。在他們的嘴下和筆中,“二.二八”成了“臺獨”運動的源頭和開端,起義的英烈成了“臺獨”運動的擁躉和先賢。

            作為“臺獨”者騙取選票的提款機,“二.二八”每隔一段時間就被拿出來消費一下,屢試不爽。

            所以七十多年來,“二.二八”事件一直受困于一個“獨”字。民進黨致力于“欲亡其國,先滅其史”,國民黨長期諱言回避這段并不光彩的歷史。島內年輕人受教育課本和輿論的蠱惑,反而多被綠營牽著鼻子走。

            但事實是:“二.二八”事件,從來就與“臺獨”無關。

            blob.png

            盜墓人

            臺灣學者王曉波一針見血指出說,這場運動是“專制獨裁和民主自治的沖突,不是‘省籍沖突’,也與‘臺獨’無關。”

            王曉波列舉了郭沫若等知識分子發聲支持臺灣人民抗爭的具體事例,反問道——如果“二.二八”是省籍矛盾,是“臺獨”運動,剛剛八年抗戰勝利的大陸外省知識分子和中共中央會聲援“二.二八”嗎?他指出,“臺獨”將“二.二八”作為起源,是“拜錯了菩薩,走錯了廟”。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表示,民進黨的“臺獨”史觀,源于其刻意誤寫的“臺灣史”,而其“臺灣史”又建立在誤寫的“二.二八”事件上。因此,如果破了“臺獨”版的“二.二八”史,也就破了一大半的“臺獨”版的“臺灣史”,也就把文化“臺獨”的根給破了。

            在2月27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安峰山應詢表示,每逢這個時候,島內一些綠營政客和“臺獨”勢力就會蠢蠢欲動,別有用心地歪曲歷史事實,挑動族群對立,分化臺灣社會、惡化兩岸關系,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自己那點選舉的利益和“臺獨”的私欲。

            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說:“‘二.二八’已經注定成為歷史悲劇的亂葬崗,而民進黨正是這個亂葬崗的盜墓人。”

            一句話,就把綠營的伎倆和不堪刻畫無遺。

            blob.png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主持例行新聞發布會

            狐貍尾巴

            羅鼎鈞,臺生,現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因為了解這段歷史,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他的分析也就透徹、中肯而更有代表性。

            他說,隨著臺灣政治社會的演變,“二.二八”事件客觀的歷史都已經公諸于世并且早已得到平反。無奈的是,只要適逢選舉,民進黨又可將“二.二八”上升至族群對立和統“獨”對立的議題,就如同現今的民進黨和其側翼的“臺獨”盟友,無限上綱來抹黑大陸一般。

            如今,臺灣又要進入選舉年了。

            去年九合一選舉過后,潰敗的民進黨當局面對2020年選舉,就承擔了巨大的壓力。雖然蔡英文已經宣布參選,但前途未卜,見到了屢試不爽的選票提款機,當然會兩眼放光,充滿了大撈一把的沖動。

            故而對“二.二八”的SOP,如約而至。

            在島叔看來,臺當局和蔡英文,為了謀求選舉利益,鞏固“臺獨”神主牌,一方面操弄悲情意識,分裂島內社會;另一方面升高兩岸對抗,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妄圖分裂“兩岸同屬一中”的共識。

            消費“二.二八”正是交集。臺當局操弄的“兩個分裂”,在遂行私欲下大有合流之勢。“若臺灣和中國簽下和平協議,‘二.二八’大屠殺可能再度發生”,一句無中生有的話,就徹底暴露了狐貍尾巴。

            blob.png

            盡管環環相扣,心機頗深,但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真相無法篡改,謊言終究會被戳破。

            除了“二.二八”72周年,28日還是另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31條惠及臺灣同胞措施”實施一周年。比起被涂抹亂真的前塵往事,這個誕生于春天的新生事物,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有著十足的誠意、旺盛的生命力,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正領著兩岸交流大步上前去。

            兩相對比,誰在拆屋毀田,誰在架橋修路,一目了然。(來源:俠客島 文/東魯虬髯客)

            責編:陳亞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