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在哪?

            2019-02-28 18:42:41     來源:海外網

             

            微信圖片_20190228181734_副本.png

            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柴尚金作主旨發言(人民日報海外網 謝明/攝)

            2月28日,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柴尚金柴尚金作客人民日報海外網金臺沙龍,結合西方政黨制度近年來不斷暴露出的問題弊端與中國不斷取得發展成就的實踐,總結了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獨特優勢。

            以下為柴尚金主旨發言全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

            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把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結合起來,把政府、社會、市場有機協調起來,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能夠有效調節國家政治關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共同富裕、公平正義、社會和諧、和平發展等社會主義本質特征的根本政治保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多黨競爭、輪流執政的政黨制度,也不同于一黨制權力壟斷的政治模式,而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多黨民主協商、真誠合作的政黨制度。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一樣,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符合中國國情,能夠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納各種利益訴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目標下擴大有序政治參與,寓共產黨集中領導于社會廣泛參與之中,保證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實的權利和自由,有效調節國家政治關系,真正實現國家長治久安。

            能夠實現國家良政善治。一個政權的性質及其好壞,不在于多黨制衡,也不在于執政黨綱領多么眩目耀眼,判斷依據只有一個,就是執政實踐及其效果,即看國家能否良政善治。西方多黨博弈與制衡,多以裹脅民意、綁架國家利益、加速國家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為代價的。近年來,歐洲融歐和反歐、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黨派爭斗激烈,互不相讓,政黨博弈制衡開始演變為缺乏理性包容的“否決政治”。一些國家將政治難題訴諸“全民公投”,不僅難以彌合民意裂痕,反而帶來更大的政治紛爭和社會分裂。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人口眾多,情況復雜,城鄉、地區之間發展很不平衡,保證統一的社會共識和國家穩定對中國極為重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重在合作和協商,增加各方共識,而不是對抗和對立,這就避免了多黨競爭帶來的惡性爭斗和無謂消耗。

            能夠科學民主決策、集中力量辦大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形成了利益多樣化的格局。要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需要最廣泛、最充分的民主協商,運用協商民主的方式,讓不同利益群體能依法有序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有利于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更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權利。多黨合作和協商民主的發展,制度建設是關鍵,需要一系列程序性制度來保障。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的重大決策都充分發揚民主,吸收各方有益建議,民主決策,同時善于進行正確集中,把不同意見統一起來,把各種分散意見中的真知灼見提煉概括出來,把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符合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正確意見集中起來,作出科學民主決策。防止議而不決、決而不行。這種民主集中的制度為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提供了堅實的組織機制保障。中國能高效建設三峽水利樞紐、高速鐵路網、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系列世界超級工程,靠的就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能實現科學民主決策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能夠自我完善。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是適合中國國情、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重要民主形式。但“中國特色”并不意味著閉關自守、孤芳自賞,而是要求在吸收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礎上自我變革、自我完善。改革沒有完成時,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和協商民主制度的完善也永無止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方面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氣魄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能力,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另一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及時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和協商民主制度。

            面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具有的獨特優勢,中國應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為人類政治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柴尚金,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人民日報海外網 孟慶川/整理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孟慶川、毛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