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多年來,該中心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攻克油區地質結構復雜、油氣藏地層年代久遠造成的石油勘采難題,累計研發應用50多項科技創新成果,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源源動力。
走進塔克拉瑪干沙漠,放眼望去,曠野平沙,太陽透過沙塵,散射出昏黃的光,平添了幾分寂寥。而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工程技術所里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地上擺滿了損壞的測試工具,桌面上鋪滿了畫好的設計圖紙,大家正一起討論著該如何進一步改良國內使用了幾十年的裸眼封隔器。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工程技術所副所長王鵬輝說:“以前我們的裸眼封隔器是使用鋼帶支撐井壁的,中心管和鋼帶材質都是不銹鋼的,一旦地層垮塌埋卡,后期無法鉆磨,這個井就得報廢。現在我們把它用易鉆易磨的材質來代替,鉆磨處理很容易,成本也隨之降低。現在第一套雖然已經試驗成功,但試驗過程中又發現了一些不足,我們就對這項技術再次進行了升級改版,已進入試驗階段,2019年上半年就可以投入使用啦”
這個誕生于此的油井測試工具是我國石油生產企業推出的首個易鉆磨裸眼封隔器,可廣泛應用于多個地質復雜的油區,為石油的勘探生產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工具。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完井測試管理中心積極引導和鼓勵廣大工人在油氣井邊、在油氣井里發明創造,服務企業生產,由此也造就了一大批工人創客。目前,共有25名員工的工程技術所就像是一座設在井邊的研究實驗室,現場一旦出現一些異常情況,技術所的工作人員們就要立即對測試工具進行改進,有些國內國際都沒有的,就只能自己發明。
工人鄒偉今年32歲,他參與或主導的14項創新成果已獲國家專利,他在2016年研發的國家發明專利“機液一體化丟手”在各地多個油田推廣應用。鄒偉說:“我們很多的創新靈感都是針對現場的問題或者現場不方便解決的問題,發現問題馬上可以整改,所以說效率很快。像一款實用工具,繪圖幾天時間就能出來,然后再跟專業的施工方交流,再加我們的同事一起討論、修改,覺得沒啥問題就加工做實驗。”
創新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截至目前,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共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8項、發明專利2項,這些創新成果已被應用于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及其他分公司的油氣作業現場,這些根植在沙漠里的工人“創客”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完井測試管理中心主任崔龍兵說:“我們要深深扎根在塔里木盆地,做新時代的石油工人,做好重點井的發現工作,希望今年我們石油勘探開發上有重大突破,為國家和新疆貢獻更多油氣,造福新疆各族人民。”(邵洪濤 吳飛 王鵬輝)
責編: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