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生態環境部:緊盯不放黑臭水整治 想蒙混過關沒指望

            2019-02-28 14:16: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生態環境部:緊盯不放黑臭水整治 想蒙混過關沒指望

              中新網2月28日電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28日表示,對黑臭水體整治是滾動管理機制,不是說整治完了,監測合格了就合格,生態環境部會緊盯不放。即便到2020年往后,這項工作依然會緊盯不放。搞形式主義的,想通過一些簡單的方式蒙混過關,沒有指望,這件事情只能扎扎實實。

              資料圖:在福州鼓臺中心區水系綜合治理項目包的屏東河項目現場,數十名工人在河道中將淤泥裝進編織袋后運上岸。 劉可耕 攝

              生態環境部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提問,黑臭水體整治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有的地方通過撒藥、填埋河道等急功近利的方式治理,生態環境部會不會出臺具體的整治細則?針對虛假整改、表面整改會不會加強問責?下一步將如何防止黑臭水體反彈?

              張波表示,2018年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確實打得很辛苦,但是成效還是蠻明顯的。大家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會不會反彈。這個問題首先還是要正確認識黑臭水體整治的重大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黑臭水體整治這樣的攻堅戰,一方面是人民立場的體現,它著眼于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的環境問題,這是群眾的一個呼聲,所以我們就要解決,這是我們共產黨執政的一個特點。

              第二,通過整治黑臭水體,改善了環境,你看起來是整治的黑臭水體,其實下游的斷面、河流、湖泊整體上都得到改善。通過整治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帶動整個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所以它對環境意義很大。

              第三,對城市轉型發展意義也很大。這幾年所有黑臭水體整治成功的地方,不僅老百姓點贊,環境改善,而且周邊形成新的經濟體,無論是政府、老百姓還是市場主體都受益,經濟上都受益了。僅僅36個重點城市,不完全統計投資1100多個億,這還不說帶動的相關投資。把城市一些臟亂差的地方變成美麗的地方,對招商引資、房地產方方面面都有帶動作用,所以整治黑臭水體是一個經濟、社會、環境共贏的結合點,也是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一個有力的著力點。

              張波稱,作為生態環境部門,會和住建部門一起,和媒體朋友們一起,和老百姓一起,嚴格督查、實事求。即便是已經治好的黑臭水體,只要老百姓有意見,生態環境部現場核實屬實的,依然會列入國家整治清單,繼續督促整治。對黑臭水體整治是滾動管理機制,不是說整治完了,去一監測合格了,就合格了,萬事大吉,不是這樣的。會緊盯不放,去年這個時候就說過,不獲全勝不會收兵。即便到2020年往后,這項工作依然會緊盯不放。搞形式主義的,想通過一些簡單的方式蒙混過關,沒有指望,這件事情只能扎扎實實。標準是什么呢?實際上很清楚,生態環境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的黑臭水體文件,那里面標準很清楚,首先水質上要達標,優于輕度黑臭的標準。

              張波表示,居住在周邊的老百姓,群眾滿意率高于90%。這兩項達到了還不算,只作為一個形式上的督查指標,還要從實質上看,因為黑臭水體的實質是污水垃圾直排環境問題,要看污水垃圾直排環境問題有效解決了沒有,靠什么措施來解決。所以督查工作為什么特別費勁?就是督查人員會到現場看管網怎么鋪的,打開井蓋看管網流的是清水還是污水,污水處理廠進的是清水還是污水,整個處理廠是不是運行正常,垃圾到哪兒去了,既有形式上的督查,又有實質督查,標準很嚴格。當然在督查當中堅持實事求是,有一些問題,有一些老城區的改造是歷史形成的,多少年的歷史欠帳,讓這屆黨委政府擔起來,他們非常辛苦。

              張波強調,所有積極整治黑臭水體,并取得明顯進展,獲得老百姓點贊的地方黨委政府同志們,都應該為他們點贊,他們非常不容易。整治工作既要嚴格督查,同時還要遵循治污規律。有些歷史上形成的問題一時難解決,只要扎扎實實取得進展,依然應該給予肯定。但是搞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行不通,生態環境部會滾動管理,不斷把群眾舉報的、不滿意的、新的黑臭水體及時納入國家清單進行督促整治。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