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臺旅游業:兩岸航班或小幅成長 增班增點仍渺茫

            2019-02-28 13:17: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28日電臺灣《旺報》報道,2018年臺灣桃園國際機場旅客達4653萬人次,再創新高,較2017成長3.69%,已晉升全球前50大機場之列。放眼兩岸機場,桃園機場年吞吐量排名第7。但因大陸航空發展快速,2018年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37個機場中,有36個機場成長率都高于桃園機場。臺灣旅游業表示,受惠于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勝選,2019年兩岸航班將小幅成長,但航點航班復談不樂觀,或許2020年有機會。

            桃園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運量再創新高。桃園機場公司分析運量持續成長的原因,除低成本航空蓬勃發展,運量較前一年成長91萬人次,成長率達12.05%外,2018年來自大陸的旅客人次亦成長1.91%,為803萬人次。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飛機。中新社發 陳小愿 攝

            北京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奪冠

            桃園機場成長,在海峽對岸的大陸機場成長更快。數據顯示,2018年吞吐量排名第一的是北京首都機場,已突破1億人次,不但成為大陸第一個年旅客量過億人次的機場,也是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后,全球第二個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的機場。

            除了首都機場外,2018年大陸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機場達37個,超過4000萬人次的有9個機場,若加上臺灣桃園機場,兩岸正好前十大機場2018年吞吐量都超過4000萬人次,桃園機場排名第7。

            大陸除機場發展快,新機場建設也快,尤其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航空樞紐。臺北市林姓旅游業者表示,大興機場2021年的目標為45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略少于2018年的臺灣桃園機場,但因大陸市場成長太快,預估2022或2023年就會追過桃園機場。

            林姓業者表示,兩岸關系好時,兩岸航班也受益。2015年兩岸直航旅客達1182萬人次,2018年為1074萬人次,較2017年成長2.86%,也是近3年來首度成長。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臺灣桃園機場捷運。 中新社記者 陳小愿 攝

            2020后“或許有機會”?

            由于國民黨在2018年縣市長選舉中勝選,臺灣旅游業預估赴臺大陸游客將持續成長,再加上大陸對臺灣更多利多政策上路,和臺灣民眾赴大陸旅游持續發燒,預估2019年兩岸航空旅客人次還會出現小幅成長,估計在2%-3%左右。

            楊姓旅游業者則表示,馬英九當局時代,兩岸航空“小兩會”每年6、7月開會討論增點增班已成默契。但是兩岸航空“小兩會”已3年多未再增點增班,預估2019年復談仍是“機會渺茫”;但是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后“或許有機會”。

            責編:劉素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