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投資大額存單左右為難 銀行理財資金摸石頭過河

            2019-02-28 09:32:43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訊 上證報27日獨家獲悉,近期,某股份行在大額存單發行過程中收到監管關注,原來擬投資該期大額存單的某銀行理財資金從而暫停推進投資。

              據了解,監管關注點在于銀行理財資金投向大額存單。根據多位銀行資管人士的分析,銀行理財資金投資大額存單,可能引發兩大問題:一是對于存單發行方而言,可能存在回避現行監管規定的行為;二是對于理財產品持有行而言,可能存在期限錯配的問題。

              理財資金青睞大額存單

              “據了解,目前有幾家銀行都收到了相關問詢或調研。”一位銀行業資深觀察人士透露。

              不過,上證報采訪的兩家股份行、一家國有行和華東地區三家城商行均表示,尚未收到相關監管關注。可見,監管目前尚未進行大范圍問詢或調研。

              “此前,已有兩家股份行使用理財資金互投大額存單,投資行為已經完成。”多位銀行資管人士向上證報確認。不過,考慮到合規風險,這兩家股份行目前未再做類似交易,也尚未收到相關監管關注。

              這是銀行全新探索的一種業務模式。

              根據2015年下發的《大額存單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大額存單是面向非金融機構發行的,銀行不能夠對其進行投資。但去年9月底,銀保監會下發的《商業銀行理財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第三十五條明確將“大額存單”放在銀行理財產品可投資資產中。“基于此,我們最近在研究投資大額存單的操作方式。” 某國有行資管部人士表示。

              “《辦法》已有明確規定,監管層不大可能叫停這項業務。”上述銀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分析稱,但可能對于這類投資行為加上限定條件,具體走向得等監管層進一步表態。

              之所以青睞大額存單,主要是因為缺乏好標的。上述銀行資管部人士表示,他們感興趣的那期大額存單利率在4.18%左右,不光比同業存單利率高,而且風險低,是比較理想的理財產品資產。

              根據Wind資訊數據,去年以來,同業存單平均發行利率持續回落,1月已降至3.0%左右。

              一系列認定標準待明確

              根據多位銀行資管人士分析,大額存單之所以會引起監管關注,在于這項投資行為可能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對于存單發行方而言,可能存在避開現行監管規定的行為;二是對于理財資金持有行而言,可能存在期限錯配的問題。

              “據了解,大額存單發行所獲得的資金,被發行方計為一般存款。”某股份行資管人士透露,這樣可以幫助發行方完善存款監管指標。

              上述銀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認為,根據《暫行辦法》,大額存單的確屬于一般存款。但如果是理財資金投向大額存單,類似在金融機構間發行存單,性質上應等同于同業存單。

              根據中國貨幣網統計數據測算,目前銀行間市場99%為固定利率同業存單,根據《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這類同業存單最長期限為1年。

              按照資金穿透原則,理財資金所投資的大額存單,也應遵守同業存單相關規定。”上述國有行資管人士表示,但實操中,發行方依然按照大額存單期限發行,最長可達5年,變相拉長了投資期限。當然,最終認定要取決于監管未來是否將其定性為同業存單。

              此外,這種操作還存在變相降低投資者門檻的問題。“個人投資者認購大額存單起點金額為20萬元,而理財產品的認購起點為1萬元。”多位受訪人士談道,如此一來,投資者通過認購低起點的理財產品即可享受大額存單的收益率,變相降低了大額存單投資門檻。

              對于理財資金持有行而言,所投資的大額存單是否認定為標準資產,關系到是否可進行期限錯配。“據了解,目前做這項投資的銀行,將其作為了標準化資產來處理,進行了期限錯配。”上述股份行資管人士透露。

              如果這樣處理,當這類產品規模很大時,一旦出現投資者大額提前贖回,可能會導致理財產品的流動性危機;同時,提前贖回資產,也會降低理財產品實際收益率。

              “如果按照非標資產來計量,則不會有上述問題。但相應理財產品不能進行期限錯配,銀行只能發行長期限封閉式產品來對接大額存單資產。”上述股份行資管人士分析,如果這樣操作,這類產品更難銷售。

              目前,資管新規只明確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應當具備等分化、可交易、信公允定價、流動性機制完善等特征,標準化債權類資產之外的債權類資產均為非標產品。具體認定規則尚未給出,“只能等認定細則出臺以后,這類資產才能合理界定。”多位銀行業資管人士一致認為。(韓宋輝)

            責任編輯:賈振飛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