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專家:中國高等教育普及化還有很大空間

            2019-02-28 09:05:11     來源:海外網

            畢業_副本.jpg

            資料圖:大學生畢業照(圖據中新網)

            “2018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2月2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在教育部發布會上透露: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邁入普及化階段。

            面對“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8.1%”這一本應人人樂見的數據,卻有一些網友發出了不同聲音,認為社會上接近一半的人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大學生豈不是越來越不值錢?

            截圖_副本.jpg

            微博網友評論截圖

            誠然,有部分網友對大學學歷貶值的焦慮源于對高等教育質量的擔憂,這樣的關切應該作為鞭策高等院校提升教學水平,爭創世界一流的動力。但是,借由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而質疑高等教育普及化方向,這樣的觀點就值得商榷了。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是衡量一個國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美國教育社會學家馬丁·羅特提出的高等教育發展三階段學說,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5%以下定義為精英教育階段,15%—50%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50%以上為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認為,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是國家發展走向現代化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對人力資源的優化供給會起到決定性作用。1975年,美國成為世界上首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突破50%的國家,率先進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此后,加拿大、芬蘭、新西蘭、澳大利亞、挪威等國相繼實現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到2016年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國家和地區超過60個。

            在中國,1978年恢復高考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0.7%,起點很低。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飛速發展,到2003年實現了高等教育毛入學率15%的突破,進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2018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8.1%這一數據,表明中國高等教育奔向普及化目標更進一步的向好態勢。

            但放眼世界,中國在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方面仍有很大空間。韓國、美國等都已達到了高等教育毛入學率80%以上的水準,進入了高度教育深度普及化的階段。面對教育領域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國有必要通過加大投入以及對現有教育體制的改革與優化,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向普及化方向發展。

            因此,與其爭論“要不要高等教育普及化”,不如思考“如何更好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李立國表示,不少發達國家在實現了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出現了高等教育形態的變化,高校的辦學模式產生了一定的分層分類。一部分高校在本科教育的基礎上,較為重視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形成了以科研為主的教學模式;另一部分高校則將碩士研究生作為培養主體,面向社會需求提供應用型人才;同時,高等職業教育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成為人才供給的一支有生力量。未來,中國有必要借鑒他國的有益經驗,構建起多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只有多元化的人才培養體系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于不同類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值得欣喜的是,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網絡、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的助推之下,全新的教育格局已經萌芽。現如今,在線課程、遠程教育、網絡學校等教學形式蓬勃發展,高等教育早已不是稀缺資源,接受高等教育變成了人們的基本權利,教育終身化也成為大勢所趨。李立國表示,這對于教育公平的實現具有重大意義,不論是社會的發展還是個人的成長,都將受惠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在美國等教育強國,接受高等教育不再單單是“從學校到學校”的過程,更多人會選擇在求職過程中接受再教育或在職教育,選擇與職業生涯更相關的學科不斷進行深造。中國在這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應在在校普通高等教育為主體的基礎上,拓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模式,令高等教育拓展更大的空間。

            當下,中國已經確立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這一目標。“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這一成績還遠遠不足以自滿,讓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讓高素質的勞動者進入每個行業,從而推進整個國家現代化。(人民日報海外網 吳正丹)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吳正丹、毛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