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7日從重慶兩江新區獲悉,自2016年6月開工的中國中西部首個汽車風洞實驗室目前已全面進入風洞調試階段,計劃2019年10月投用。
中國中西部首個汽車風洞實驗室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禮嘉片區,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汽研)投資5.5億元人民幣打造,專門用于汽車研發過程中的熱管理性能、氣動性能及風噪性能的開發及測試,將緩解中國汽車風洞供不應求局面,提升中國汽車研發能力。
據中國汽研風洞建設工程師周龍介紹,目前汽車風洞實驗室已完成兩座風洞共20余套大型專業設備、遍布風洞建筑超過3000米的管道系統以及相應配套輔助控制設備和設施的安裝,現已全面進入風洞調試階段。
據介紹,作為汽車研發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基礎試驗設施,汽車風洞掌握著新車從設計之初到最終量產過程中的“關鍵鑰匙”。如果沒有汽車風洞,汽車研發過程中只能在露天道路上做試驗,所需周期長,汽車風洞可大大縮短新車開發周期。在國外,基本上每一家主機廠都有汽車風洞,而在中國,目前僅有上海同濟大學有汽車風洞試驗場。
記者走進實驗室看到,兩座風洞分別為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和汽車環境風洞。
汽車空氣動力學—聲學風洞將主要用于轎車、SUV、MPV及輕卡的空氣動力學性能、行駛穩定性、側風響應、風噪優化、內流優化及流動顯示等測試研發項目。風洞內擁有目前國內汽車風洞中尺寸最大的風機機組,它最高可模擬250公里每小時的風速,可測試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風阻、穩定性能和降噪能力。
汽車環境風洞主要由底盤測功機、陽光模擬系統、鋼流道系統等部分組成,可實現對陽光、雨、雪、高低溫及濕度等氣候條件的精確模擬。主要用于乘用車及商用車的空調性能開發、冷卻系統性能開發及動力總成冷卻、發動機熱管理、除霜除霧等熱力學及水管理等項目測試開發。如陽光模擬系統,可模擬每平方米500瓦到1200瓦的光照強度,滿足測評所需的所有光照條件。
據介紹,該汽車風洞實驗室投用后,將對國內外的汽車企業開放。(鐘旖 王丹)
責編:張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