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首屆阿盟-歐盟峰會2月25日在埃及紅海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落幕,與會雙方共同發表沙姆沙伊赫峰會宣言,重申加強區域合作是解決阿拉伯國家和歐盟國家目前面臨的共同挑戰的關鍵。圖為25日,埃及總統塞西(右)在峰會上發言。 新華社/法新
2月25日,為期兩天的首次阿拉伯國家聯盟-歐洲聯盟峰會在埃及紅海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落幕。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近50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聚集于此,就雙方合作和地區熱點問題開啟溝通之門。
熱點問題走上新平臺
“本次峰會開啟了埃及與歐盟關系的新篇章”,埃及總統塞西在首屆阿拉伯國家聯盟—歐洲聯盟峰會(以下簡稱“峰會”)閉幕式發表講話時對峰會給予高度評價。據《今日埃及》網站報道,此次峰會對于促進阿拉伯地區和歐洲的關系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
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在講話時同樣表示,“中東是我們的鄰居,與中東的溝通不是選擇,而是必須。縱使雙方存在一些客觀差異,但在合作或沖突的選擇上,我們應當選擇合作。”
沙特阿拉伯新聞報援引沙特國王薩勒曼的發言稱,“阿拉伯世界與歐盟在政治,安全,經濟和文化層面以及地理上的交流有著悠久的歷史,雙方必須加強各方面的聯系,實現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2018年9月,歐盟國家領導人在薩爾茨堡進行非正式會晤,決定于2019年2月舉行首次峰會。會議將就氣候、難民、反恐等熱點問題開展交流。
會上,阿盟方面對于地區安全問題給予高度關注。據美聯社報道,塞西呼吁各國聯合起來打擊恐怖主義,并表示“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持國家安定,防止國家崩潰。”
難民問題則是歐洲關注的焦點。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圖斯克在發言中號召歐盟和阿盟共同采取措施,防止更多難民通過地中海進入歐洲。
峰會已被雙方正式確定為溝通機制。據埃及《金字塔報》報道,阿歐雙方已經決定輪流舉行定期峰會,下一次峰會將于2022年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舉辦。
諸多威脅促共同關切
分析普遍指出,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著眼于中東和歐洲共同面臨的地區問題與需求,阿歐雙方得以開辟新的溝通平臺。
當下,中東需要歐洲的幫助。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李偉建指出,“在各方的努力下,阿拉伯國家形勢目前整體向好。而美國的收縮造成了阿拉伯地帶的權力真空。在持續的動蕩中,阿盟的力量已被嚴重削弱,無力自給自足。”
李偉建表示,經濟上,敘利亞國內局勢趨于穩定、土耳其難民開始回歸等客觀事實使得中東需要歐洲的經濟支持,以促成中東重建。安全上,伊朗核問題、打擊恐怖主義等熱點議題一直受到歐洲的密切關注,在美國硬實力缺位的情況下,中東需要以歐洲為幫手制衡地區力量。
“歐洲的困境因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而被放大”,《金融時報》直截了當地指出。同時其援引歐盟成員國外交官的話稱,面對不利形勢,歐洲不能固步自封而對外界不管不顧。
“目前,歐洲仍然深受難民危機的困擾。”中國人民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閆瑾表示,在難民問題上,歐洲期待通過合作,在北非設置難民中心作為屏障,對進入歐洲的難民進行篩選;而北非國家則認為難民中心的設置意味著對主權的侵犯。在此情況下,歐洲急需與中東加強對話以謀求共贏。
基于遏制恐怖主義等需要,歐洲同樣希望與中東達成經濟合作。分析人士指出,改善阿拉伯國家的經濟狀況是維護穩定的治本之道。閆瑾認為,“歐洲國家在中東本就存在著能源利益,同時通過經濟合作推動阿盟國家經濟恢復,也有利于減少難民外流,抑制滋生恐怖主義的溫床。這對雙方都是利好。”
阿歐合作道遠且任重
峰會結束后,與會各方簽署了《沙姆沙伊赫峰會宣言》,并就共同關注的諸多議題達成了一致意見。然而縱觀全文,宣言內容多為對往日議題的重申,并未取得新的實質性成果。對阿歐雙方來說,峰會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
但即便如此,在增進溝通的前提下,阿歐雙方作為解決國際事務的重要力量,在未來會扮演更加積極、突出的角色。“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開始”,閆瑾指出,“盡管阿歐雙方存在分歧和矛盾,但通過峰會拓展對話渠道,并建立阿盟和歐盟之間定期會晤的機制,不僅有利于促進雙方關系穩定發展,更能夠推動區域安定與團結。”
放眼未來,在對話框架下推動合作,阿歐雙方尚有廣闊的提升空間。閆瑾認為,在美歐漸行漸遠,俄歐關系趨冷的情況下,歐盟急需開辟新的能源市場。而阿盟也迫切需要通過出售能源提振經濟,以穩定局面,促進恢復。短期來看,雙方可迅速推動能源合作逐步深化。
著眼中東,阿盟國家間的分歧亟待解決。李偉建表示,“伊朗與海灣國家的矛盾造成了巨大內耗,在敘利亞重建的話語權爭奪上,中東各國同樣各有盤算。如何通過協商消弭矛盾,平衡利益,是阿盟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前提。”
此外,大國干預也是阿盟開展國際合作的阻力之一。李偉建指出,當下美國仍然潛心與遜尼派國家組成政治聯盟以共同應對伊朗。如何借助各方力量盡量降低美國在中東的政治影響,同樣是阿盟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長遠來看,峰會應進化為一個解決問題的平臺。“網站《開羅全球事務評論》援引專家的看法稱,“其開創性值得肯定,但如果峰會在最終只淪為一個高級別的對話場所,這無疑是歐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失敗。”(張 紅 魏弘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28日 第 06 版)
責編:張振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