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解局】易會滿首秀

            2019-02-28 02:28:17     來源:海外網

            1.jpg

            今天(27日)下午,新任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迎來面對公眾的“首秀”。新聞發布會前兩小時,現場座無虛席;場外,也聚焦了萬眾目光。發布會的各種細節,不斷被各路app推送刷屏。

            2019年,在資本市場走勢最為低迷之際,易會滿接棒第9任證監會主席,從“躺著賺錢”的銀行,來到了著名的“火山口”。談及履新一個月的感受,易會滿說:“工作直接面對市場,每天都在做現場直播,這個月我已經感受到了什么是火山口。”

            不過,最近股市的表現不錯:一個月,滬指漲13%、深成指漲幅近20%、創業板漲幅22%,A股市值增加了6.9萬億。

            毫無疑問,資本市場是在聚光燈下。此次易會滿首秀,又透露了監管層何種思路?

             2.jpg

            四個“敬畏”

            上一篇文章島叔說到,最近首登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關鍵詞是“金融供給側制度性改革”,給不同金融業態提出了不同要求。其中,對資本市場的要求和定位就是,要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怎么做到這一點?易會滿今天的說的四個“敬畏”很值得玩味: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風險。

            先說“敬畏市場”。我們知道,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是肌體和血液的關系,一頭連著融資端,一頭連著投資端。過去,股市往往作為國有企業“輸血機器”,或上市公司的“提款機”,價值發現、價格發現功能喪失,現在要恢復和健全這個生態系統的資源配置、定價和風險緩釋功能,必須敬畏自有運行規律。

            再說“敬畏法治”。集體學習的通稿中,中央給資本市場定的“法治化”要求有不少,比如“把好市場入口和市場出口兩道關,加強全程監管”、“解決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問題”。

            這正是資本市場長期來的“頑疾”。企業在股市里“只進不出”,市場化優勝劣汰功能就會喪失。違法違規成本過低,則造成欺詐發行、大股東違規占用、操縱業績、操縱并購、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現象屢屢出現,公眾投資者始終是弱勢群體,損害資本市場的權威性和公正性。

            還有“敬畏專業”。我們常說,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避免外行領導內行。市場人士常見的一種質疑是,中國股市的掌舵者往往并非資本市場出身。怎么辦?易會滿今天給了幾個解決辦法,比如貼近市場各參與方、加強監管隊伍專業能力建設等。這并非一日之功。

            最后是“敬畏風險”。昨天文章提到,中央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在資本市場上,過去一段時間,諸如股票質押風險、債券違約風險、私募基金亂象等,給經濟運行造成了嚴重威脅;近期股市快速上漲,場外配資亦有抬頭跡象,證監會昨晚也出臺了相關舉措。“管住人、看好錢”,不是易事。

            如果說“四個敬畏”是原則性的,那么今天發布會的另一個主題則是關鍵性的。在分析者看來,它稱得上是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

            3.jpg

            關鍵詞

            什么關鍵詞?

            科創板,而且是試點注冊制的科創板。

            科創板和注冊制試點,是去年11月總書記在首屆進博會上講話中首先披露的。可以說,這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頭號工程,也是易會滿執掌證監會的頭號工程。

            回頭來看,易會滿履新第一周,證監會就發布了科創板基礎制度框架,包括《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等。易會滿外出調研的第一站,也是上交所。

            說這是改革的“一號工程”、“牛鼻子”,不僅僅因為領導重視。在今天的資本市場上,新設立的科創板是一塊試驗田,空間無限,任務艱巨。

            我們知道,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就是利用市場價格的信號來有效配置資源,并進行風險管理。對照這一基本定位來看,中國的資本市場還遠遠稱不上“成熟”、“有韌性”。

            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鼓勵那些帶有高科技含量、符合國家戰略方向、但是目前財務標準可能還不夠高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在此融資,并由市場定價。它有門檻,但是相對傳統存量市場,門檻要放寬一些。

            目前中國股市核心還是審核制,要求上市企業達到一定的規模和財務標準,比如要連續三年盈利。但如果是注冊制,就不審核此類財務指標,而要以信息披露為審核中心。監管方只審核企業、以及負責發行承銷的機構對該企業的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有效,至于企業的股票發行應該是什么定價,值多少錢,要讓市場來判斷。

            換言之,只要信息披露真實、充分,只要企業符合國家科技創新戰略方向,未來對產業發展有貢獻,它的股票價格應當由市場化的發行承銷來確定,并且在二級市場上交易機制會更寬松。

            4.jpg

            易會滿今天的一番話就說到此意。他說以前在銀行工作,銀行這種傳統信用中介機構更多是“看過去”、看現在,從過去和現在的情況判斷企業;金融市場則是看預期,把預期的信息反應在現在的價格上,也才能有估值、倍數和杠桿,以及一系列創新業務。

            應該說,作為監管者,易會滿要適應新的規則和生態;作為資本市場新設立的科創板,同樣要適應新生態。

            在島叔、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胡志浩看來,在科創板試點注冊制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強化中介機構的責任,發行和承銷機構在信息披露過程中的責任不可豁免,要嚴格監管。審核制下,我們盡量選的是“好企業”;注冊制下,我們可以選“有希望的企業”,但配套措施要跟上,尤其是這些企業的會計審計、法律信息等情況披露,一定要真實、公開、透明。

            一項試點制度,離不開“嚴標準、穩起步”。科創板的推進當然需要循序漸進,不能大水漫灌。大水漫灌不僅可能出現亂搞形式主義的情況,也會對市場的存量資金帶來壓力。過去遇到“打新”經常出現的對市場“抽血”的情況就是前車之鑒。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今天也給市場吃下定心丸:“對二級市場影響的問題,(科創板)設立時已經高度關注,在一系列的制度、規則層面作了相應安排。科創板有嚴格的相應標準和相應程序,不是說隨便誰想上市就可以上市的。”

            5.jpg

            任務

            為什么要搞科創板?

            一個現實的任務是留住中國的好企業。當年做創業板,初衷之一就是能夠把一些具有成長性的好企業留在國內。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當初的改革初衷并為完全落實,許多優秀企業都跑到海外去上市了。而當這些企業想回到A股時,因為估值體系不同、發行和退出機制、交易機制等都有不同,遇到許多復雜的操作性問題。

            我們當然希望最好的企業可以留在國內資本市場。這不僅有助于國內市場的質量提升(交易、投資的都是好企業),也有助于讓國內投資者也享受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因此,科創板的設立初衷之一,就是讓代表未來先進生產力、新型產業形態的好企業留在國內。

            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既然是“試驗田”,就要試驗出效果。要讓這塊試驗田市場有效,一定需要經過市場培育、市場鍛煉,不鍛煉不可能“有韌性”。

            所謂“韌性”,物理學上,將韌性解釋為在沖擊、震動荷載作用下,材料可吸收較大的能量產生一定的變形而不破壞的性質。

            今天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也說到,科創板設立初期,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波動,甚至出現不達預期的偏差,比如企業選擇、甚至是定價過程達不到市場預期。但越是這種時候,就越需要“試驗”,遇到波動不能退縮。以前的多次改革,往往是在關鍵時刻因為擔心“市場不穩定”而擱置了關鍵性改革措施的推進。

            能承受波動、而不產生本質性破壞,才稱得上“有韌性”。既然方向找到了,要推行注冊制,那就不能因為一時的波動否定改革的核心方向。

            換言之,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科創板市場從最開始的大幅波動趨于穩定,在定價和交易過程中能發現好的企業、形成好的價格、優化資源配置,才能說明注冊制的制度安排是合理的。如果從中可以總結出很多成功經驗,再逐步推向當年的“試驗田”——創業板、中小板等,最后才能期待對于資本市場的全覆蓋。

            6.jpg

            未來

            當然,不能忘了與注冊制相對的“退出制”。政治局給資本市場監管提的要求是“把好市場入口和市場出口兩道關”,注冊制是“入”,退市制度就是“出”。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生態系統健康的應有之義。

            針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問題,易會滿今天說,要“推進《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大幅提升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注意,是“大幅提升違法成本”。

            重點突出,思路明確,易會滿給出了一份較為清晰的治理路徑。最后引用易會滿的一段話作為結束,可以看出新任證監會主席的治理理念——

            “資本市場是大的生態,什么叫市場,應該是依靠市場各參與者,調動市場參與者,市場規律辦事,培養健康生態比什么都重要,這一考驗和要求比專業更重要。生態建設好了,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才有保證。”

            文/公子無忌 庖丁騎牛

            來源:微信公眾號“俠客島”

            責編:張振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