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報告:超七成銀行家認為房地產價格將上升或持平

            2019-02-27 18:14:49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 張瓊斯

              近日,一份覆蓋2380位銀行家的報告出爐。中國銀行業協會、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聯合發布《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8)》。

              站在金融和實體經濟交匯處的銀行家們,對變化的覺察更敏銳。他們如何思考市場、經濟形勢、以及所處的行業?

              過去一年中,他們對工作的滿意度降低,但對自己的業余生活和身心健康好像更滿意了?又有多少人蠢蠢欲動想跳槽?

              超七成銀行家認為:

              房地產價格和銷量將上升或持平

              銀行家們對房地產市場的看法穩中有變。

              接受調查的超七成銀行家認為房地產價格和銷量將上升或持平。

              按城市類型來看,對于一線城市,超七成銀行家認為房地產市場的銷量會上升或持平;超八成銀行家認為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會上升或持平。

              對于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近九成銀行家認為房地產市場的銷量和價格會上升或持平。

              對于三、四線城市,超六成銀行家認為房地產市場的銷量和價格會上升或持平,較2017年時這兩項數據分別下降3.6和6.2個百分點。

              最擔憂房地產貸款風險

              在所有信貸投向中,45.3%的銀行家認為,要重點限制房地產業。房地產業也超過冶金業(含鋼鐵、有色金屬),成為最多銀行家選擇限制對其放貸的行業。造紙業、紡織業和船舶制造業依次位列第三至第五名。

              不過,2018年選擇限制房地產業信貸的銀行家比例,呈現出穩中有降的趨勢,較上一年降低約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房地產業的信貸質量也最讓銀行家擔憂。

              2018年銀行家預期不良率上升的行業中,房地產業也超過冶金業位列榜首,紡織業、商貿業和造紙業依次位列第三至第五位。

              不良貸款、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受關注

              關于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約六成銀行家認為,不良貸款集中爆發的風險是主要風險;約五成銀行家認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需要重點關注。

              而從合規壓力看,超六成銀行家認為,信貸業務存在合規壓力,資產質量問題受關注。表外業務、同業業務也被認為面臨較大合規壓力。

              對工作滿意度下降 超三成想跳槽

              與2017年的調查結果相比,銀行家在工作相關方面的滿意度評價全面降低。其中,對工作環境和成就感的滿意度評價較高,對薪酬水平的評價最低。

              在生活方面,家庭婚姻、幸福感、社會交往和學習進修仍然是銀行家滿意程度最高的幾項。

              一向滿意度較低的業余生活和身心健康,本次評價卻稍有提高。

              盡管對工作滿意度在下降,但多數銀行家還是愿意留在現機構發展。

              不過,銀行家對前往其他機構發展的態度,正變得更開放。超三成銀行家愿意到其他金融機構發展。

              在愿意選擇去往的其他機構中,受歡迎程度最高的是股份行,其次是大行、互聯網金融機構和其他機構。

              據了解,在選擇新的發展平臺時,股份行成為大行、農商行、城商行、民營銀行和外資銀行高管們最想跳槽的目的地,政策性銀行的銀行家更偏愛大行。

              據悉,報告以問卷、訪談、書面函等形式,對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的127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銀行家進行調查。

            責任編輯:趙子牛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