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兩會前瞻:改善營商環境 中國兩會將落新子

            2019-02-27 10:47: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 李曉喻)作為觀察中國經濟布局的重要窗口,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官方將如何部署改善營商環境,料將成為今年兩會的重要看點。

            2019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優化營商環境勢在必行且刻不容緩。無論是抵擋短期內經濟下行壓力,確保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穩,還是促進新舊增長動能轉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中長期目標,加快建設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近年來,中國改善營商環境成效明顯。根據世界銀行報告,2018年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已從78位上升至46位。但如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所言,盡管總體改善,但中國在某些指標上的排名與世界一流水平仍有不小差距。

            當前,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將營商環境視作贏得國際競爭的新優勢。“這對中國改善營商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改正自身的不足,又要滿足企業越來越高的期待,還要盡快趕上其他國家”,趙晉平說,中國迫切需要采取更多更有力的實際行動。

            最近幾個月來,“營商環境”成為中國官方會議的“高頻詞”。

            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多次對優化營商環境作出專門部署,要求推動出臺更多優化營商環境的“硬舉措”,在精簡事項、簡化流程、降低費用等方面加大力度,避免對企業自主經營的不當干擾,并開展中國營商環境評價。

            在此前舉行的2019年中國地方兩會上,絕大多數省市亦將改善營商環境列為今年重點工作之一,提出大幅度壓減項目審批時間,將越來越多的事項移至網上辦理,讓企業少跑路等一系列目標。一場關于營商環境的全國大比拼,正蓄勢待發。

            不過,北京學者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僅靠聚焦便利化的政策還不夠,關注法治化、國際化,打造高標準的制度和規則應成為新時期中國改善營商環境的新著力點。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鋼稱,促進國內規制與國際通行規制接軌,體現監管一致性,才能切實解決全球投資者“痛點”,有效回應合作伙伴進入中國市場的利益訴求。

            在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看來,要提振市場信心,促進國內民營經濟發展,亦必須用更加連貫、一致、公開的制度和規則保障中性競爭、公平競爭。

            “要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必須實現規則、標準和制度的現代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這要求中國在規則方面進一步開放,加強與其他國家合作,積極學習、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在規制方面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明確提出,要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

            作為走向制度型開放的重要一步,外商投資法草案已經完成一審、二審,將提請即將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這一外資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最終版本如何,是否能為中國推進更高水平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更符合國際規則的法治保障,外界高度關注。

            與此同時,官方還明確提出實行競爭中立,對內資和外資、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一視同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圍繞在更多領域打造高標準制度和規則體系,推進競爭中立,使營商環境更符合市場期待,政府工作報告將作出哪些安排,代表委員將貢獻哪些真知灼見,料將成為2019年全國兩會的又一看點。

            (原標題,前瞻:改善營商環境 中國兩會將落新子)

            責編:張青津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