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面對復雜國際形勢,泉州外貿交出扎實成績單——進出口總值1853.7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中,出口1192.6億元,增長14.0%;進口661.1億元,增長26.7%。
逆勢而上,得益于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朋友圈擴大了,市場接受度和認知度提升了,生意自然更好做。”福建萬弘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欣喜地說。作為水產出口陣列的新兵,該公司2016年底獲得出口備案資格,短短兩年收獲不小回報。
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萬弘這樣的水產品出口企業,正成為泉州海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2012年,泉州的水產品出口備案企業只有10家,遠洋捕撈漁船僅4艘。”泉州海關有關負責人透露,如今,全市獲得水產品出口備案資質的企業已達到36家,出口規模從2012年的0.8億美元躍升至2018年5.0億美元,實現六連增。
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不僅外貿步入快車道,泉州與世界做生意的方式也在不斷創新。
2018年2月,泉州企業恒安集團牽手福建中運集團、俄羅斯東方投資公司,在俄羅斯投資尿褲生產,預計總投資額在2000萬美元。“目前俄羅斯當地銷售的紙巾、尿褲類產品大多產自歐洲,泉州企業無論在價格還是質量上都具有競爭力。”恒安集團相關負責人張三洪說,“我們的產品已經試水俄羅斯市場并獲得好評,尿褲生產線預計年底可以批量投產。”
借力“海絲”東風,開啟全球戰略布局的并非個例。2018年4月,以泉州企業九牧集團為主角的品牌宣傳片在約旦熱播。“品牌入駐約旦發布會受到各方關注。”九牧廚衛集團相關負責人說,早在10年前他們就已進入阿聯酋市場,2010年進入沙特市場。截至目前,已經與越南、阿聯酋、卡塔爾等11個“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
“沿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我們在‘走出去’方面有了更多大膽的嘗試。”泉州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除了把產品賣向全球,泉州正在輸出制造產能,打造全球產業生態圈。
“海絲”助力向外看,創新外貿發展正成為泉州開放型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泉州已形成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等多種外貿新業態。以跨境電商為例,2015年泉州正式啟動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業務,意味著“泉州貨,通全球”的跨境零售出口的大門開啟;2017年7月,泉州國際郵件互換局正式獲批設立,通過互換局萬國郵聯體系,泉州貨可實現與全球127個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2018年,泉州跨境通公共服務平臺累計貿易額19282.59萬美元,同比增長15.05%。(鐘自煒)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27日 13 版)
責編:季冉冉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