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臺"最適合居住地"人潮流失 專家:或因消費力外移

            2019-02-27 10:00: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素以環境宜人、格調優雅、配套豐富示人的臺北市民生社區,曾被臺灣民眾稱為“最適合居住地”,近年卻愈來愈呈現蕭條景象。

            1210068653_15512248842951n.jpg

            資料圖:2月21日,2019士林官邸郁金香展在臺北開幕,共展出10余個品種、7萬株郁金香,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記者 陳小愿 攝

            據聯合新聞網、Yahoo奇摩新聞網等臺灣媒體26日報道,春節前后,該社區曾經最熱鬧的民生東路四至五段商戶外移嚴重,僅1.5公里距離的街道兩側出現了27間店面閑置,相當于每50米就有一間待租店面。

            民生社區原為居住型社區、臨近商圈,多年前吹起的“文藝風”帶動許多特色咖啡店、酒家、茶館及服飾業者入駐,該區一度成為臺北租房市場的標志性高地。同時,文創注入商機的經驗也為各地老舊社區提供經驗。

            房市專家稱,臺北市近年經濟不景氣,曾經繁華的東區街道如今閑置店面隨處可見。民生社區店主多為在地居民,習慣了高租金,即使房屋老舊、屋況不佳仍不愿調降租金空間。再加上居民中占大比例的軍公教人士消費能力下降以及人潮外移趨勢等原因,皆沖擊到商家營收。

            有臺北市民意代表說,臺北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約有近兩成的常住人口是老人,在高店租、高成本、低收入的壓力下,城市人口的消費能力勢必下滑。目前,臺灣最具消費力的30至50歲族群中有接近兩成選擇赴境外工作,這也意味著全臺消費力在出走,拉低了以青壯年為主要對象的商圈活躍度,也影響整體經濟態勢。

            責編:劉素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