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以下簡稱西港特區)位于柬埔寨西南部的西哈努克省,由中國紅豆集團聯合中柬企業共同開發建設,是柬埔寨重要的海港和經濟特區。西港特區是中柬首個簽訂雙邊政府協定、建立雙邊協調機制的合作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標志性項目之一。日前,本報記者走訪了西港特區。
“今后我們要打造特區的2.0版本”
走進西港特區,一條寬闊的大道格外引人注目。大道貫穿整個特區,兩邊依次坐落著完善的園區配套多功能區、建設中的產業園區以及“尚在規劃”的旅游休閑度假區。
“近年來,西港特區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當前,特區正重點向促進產業升級、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等方面轉移。如果說過去10年是特區的1.0版本,那么今后我們要打造特區的2.0版本。”西港特區公司董事長陳堅剛對記者表示。
據介紹,西港特區現有153家企業,包括139家工業企業和14家服務企業,以紡織工廠、箱包皮具、木業制品等為主。“我們要的是產業集聚,而非企業扎堆。”陳堅剛告訴記者,西港特區緊靠機場和海港,在原有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基礎上,特區將進一步發展吞吐量大、對物流依賴程度高的臨港產業,引進大企業、龍頭企業。“西港特區今后在引進企業時將更加注重豐富園區內產業類型,讓產業帶動城鎮化發展,做到‘產城一體化’。”
西港特區整體規劃面積達到11.13平方公里,但目前只開發了5.28平方公里。記者在特區內看到,在原有工業園的后方,各種重型機械正在一大片剛剛平整好的土地上緊張作業。那是工業園二期部分,將會新建一大批五金機械、建材家居、精細化工等工業企業。“西港特區建設對推動西哈努克省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哈努克省省長潤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期待西港特區開發其他全新產業,積極向區外拓展,進一步同西哈努克省的總體發展規劃相結合。
“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實現夢想”
柬埔寨小伙埃米爾在西港特區的一家床墊廠工作,雖然從進廠到現在只有4個月,但靠著扎實的技術能力,他已晉升為車間主管。“廠里的中國同事非常親切友好,幫助我學習各種技能。這里就像一個大家庭,讓我充滿歸屬感。”埃米爾告訴記者:“我現在的收入足夠養家了,希望可以一直在這里工作下去。”
埃米爾所在的床墊廠原本是中國佛山的一家民營企業,為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號召,去年10月,該廠負責人陳啟東來到柬埔寨考察,一眼就選中了西港特區。“在考察了西港特區后,我毫不猶豫地將廠址選在了這里。除了相關優惠政策,特區還給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化服務,例如廠里許多柬方員工都是特區幫忙對接和招聘的。”陳啟東說,這是自己第一次走出國門辦廠,但在西港特區有著賓至如歸的感覺。
企業發展蒸蒸日上,業績一路飄紅,這讓陳啟東對未來滿懷憧憬。“如今,我又租了150畝地,準備擴建廠房,下一步還計劃將我在國內的原材料供應商都請過來。我們也將吸納越來越多的當地民眾就業,實現與當地的共同發展,相信西港特區未來會越來越好。”陳啟東說。
西港特區近兩年著力打造和完善配套服務,包括“一站式”行政服務中心、培訓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協調中心、勞動力市場中心、法律服務中心、鄰里中心、柬中友誼公益志愿者聯盟等,讓企業招得進、留得住、辦得好。
在特區工作了3年多的柬埔寨女工努莉娜原本不會中文,只能從事手工勞動,月薪也一直在200美元上下徘徊。后來,在特區培訓中心的幫助下,她通過免費的中文輔導班學會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如今,努莉娜已經成了廠里的管理人員,月薪達到了500美元。“真的要感謝特區培訓中心,沒有特區培訓中心就沒有我的今天。在西港特區,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實現夢想。”努莉娜對記者說。
“給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入駐西港特區的各國企業也不斷增加。截至目前,西港特區已累計引入中國、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及地區的153家企業,解決就業2.2萬多人,特區所在的波雷諾縣70%的家庭都有人在特區工作。未來,西港特區還將吸納300家企業,提供8萬—10萬個就業崗位。
據統計,2018年,西哈努克省人均年收入遠高于柬埔寨全國平均水平。按經濟總量計算,西港特區的經濟總量占到西哈努克省一半以上,為當地乃至柬埔寨全國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當地酒店工作了5年的柬埔寨姑娘索卡娜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西港特區工人的增加,在附近租房的人也多了起來,商店、餐館等設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她明顯感覺來到這里的中國商人一年比一年多,酒店里入住的許多中國人都是來西港特區考察的。
“西港特區的發展給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潤明表示,西港特區已經成為當地民眾的“飯碗”,是西哈努克省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同時也是柬中務實合作的見證。柬埔寨國會議員、柬埔寨青年聯合會主席洪瑪尼認為,西港特區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將進一步推動西哈努克省經濟發展。他表示,去年3月他考察西港特區時,發現工人個個精神飽滿,臉上洋溢著幸福和滿足,這是西港特區作為樣板園區的最佳體現。
下午4點半是西港特區的下班時間。一輛接一輛的面包車、摩托車魚貫而出,滿載著下班回家的柬埔寨工人。迎著夕陽的金色余暉,工人們的笑容燦爛溫暖,幸福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本報赴柬埔寨特派記者 趙益普)
《 人民日報》(2019年02月27日 03版)
責編:李芳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