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非銀板塊成行情領頭羊 基金早已布局仍有加倉空間

            2019-02-27 07:32:00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王彭 ○編輯 吳曉婧

              今年以來,A股走出一輪強勁反彈行情,非銀板塊表現尤為出色。相關數據顯示,盡管不少主動偏股基金早在去年四季度就已經布局,但相較于歷史數據來看,公募整體仍然低配非銀板塊。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相關利好政策不斷發酵及基本面走強,券商、保險等非銀金融板塊仍有望延續上漲行情。

              非銀板塊持續領漲

              開年以來,非銀板塊表現持續強勁。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非銀金融指數年內漲幅高達37.5%,在28個行業指數中名列第一。其中,華林證券中信建投安信信托等8只個股的年內漲幅超過50%。

              從基金季報來看,不少先知先覺的主動偏股型基金去年四季度便提早加倉非銀板塊,因此在這波上漲紅利中率先受益。以前海開源多元策略混合A、前海開源豐鑫混合A為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其前十大重倉股均為券商股。最新數據顯示,這兩只基金今年來凈值漲幅分別為42.62%、30.76%。

              “通過用宏觀經濟指標跟蹤市場,我們看到了監管層面對于發展股票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的決心。我們認為,券商會因為股票質押壓力的緩解率先獲益,而這種獲益是全方位的,因為任何行業的股票質押壓力緩解最終都會反映到券商的盈利上。” 前海開源多元策略混合A基金經理付海寧解釋稱。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非銀板塊成為核心領漲板塊,主要是受益于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帶來的基本面改善。券商方面,在社會融資數據、外部不確定因素逐步明朗和政策環境多方位利好的刺激下,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推動券商整體業績改善和估值修復。

              “從近日公布的1月份保費數據來看,頭部上市險企的保費收入基本符合預期,保費端擔憂落地;同時,長端利率下行預期正在好轉,隨著利好政策的不斷落地和股市行情躁動,險企的權益投資環境有所改善,也有助于提升保險股的估值。”上述人士補充。

              基金尚有加倉空間

              盡管非銀板塊已經歷較大漲幅,但從公募最新持倉數據來看,其后市仍有充足的加倉空間。而多位基金經理也表示,隨著相關利好政策的不斷發酵以及基本面走強,券商、保險等非銀金融板塊有望延續上漲行情。

              根據中信建投的一份研報,截至去年年底,券商板塊持倉市值占比為3.00%,雖環比加倉0.8個百分點,但仍然低于2015年至2017年大多數季度末的水平,連續14個季度被低配。此外,多元金融板塊持倉市值占比為0.06%,環比減倉0.03個百分點,繼續處于低配狀態。

              “券商板塊于2018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走出阿爾法行情,其間中小券商漲幅好于大型券商,而公募基金對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之外的券商股均維持低配,未能充分享受到這波政策紅利。”中信建投在研報中表示。

              付海寧表示,從估值層面來看,券商股一直是A股反彈過程中彈性較高的品種,在這一輪估值修復過程中也充當了“排頭兵”。從中長期來講,科創板的設立對于實體經濟而言,意味著直接融資渠道更加通暢,這將有利于券商行業步入良性發展。

              富達國際中國區股票投資主管、基金經理周文群認為,今年A股市場大金融板塊走勢進入明顯的分化階段,保險行業的低滲透率、低估值構成強投資邏輯,將會持續作為配置的重點。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陶然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