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金蘋蘋 ○編輯 吳曉婧
近期,一度沉寂的信托概念板塊表現活躍,龍頭股安信信托更是在7個交易日里收獲了6個漲停板。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A股市場整體回暖,疊加市場流動性整體趨于寬松等原因,令此前估值受到壓制的信托概念板塊獲得上漲動力。后續來看,該板塊投資仍需關注行業基本面的變化情況。
多因素支撐信托概念股瘋漲
春節過后,在低位盤整許久的信托概念股開啟了上漲模式,漲幅令人嘆服。
以板塊龍頭安信信托與陜國投為例,自2月18日以來,安信信托在7個交易日里已經收獲了6個漲停,而陜國投也在同一時間段里迎來5個漲停。
除了這兩只“純正”的信托股之外,整個信托概念板塊也迎來了大幅上漲。東財Choice資訊數據顯示,2月12日至2月26日,信托概念股板塊中,經緯紡機上漲36.51%,愛建集團上漲43.88%,五礦資本上漲34.63%,中航資本上漲32.15%。
“去年隨著大資管領域的監管趨嚴,信托概念股的估值受到壓制。今年初以來,市場整體的流動性相對充裕,作為第二大金融子行業的信托有望從中受益,這對信托概念股的股價有較大提振。”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表示。他進一步解釋稱,由于資金相對寬松,目前資本市場整體回暖,股債共同上漲,市場氛圍的轉向也有利于信托概念股表現。
信托概念板塊的大幅回暖,始于2月18日。對此,多位信托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信托概念股的此番上漲,一方面是因為相關個股此前跌幅較大,估值相對較低;另一方面,不久前公布的社融數據大超預期,也從側面反映出信托業務開展尚可,存在投資機遇。
未來走勢仍需看基本面“臉色”
連續漲停之后,信托概念板塊的走勢又將如何演繹?在信托業內人士看來,資管新規實施后,正處于轉型期的信托行業在未來有望發力主動管理業務,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其前期下跌已較為充分地反映了悲觀預期,而融資數據及政策的改善,有望為板塊估值修復帶來支撐。
就行業發展現狀而言,由于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去通道等因素影響,信托業的管理資產規模在2018年出現持續回落狀態。信托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信托行業管理信托資產余額為23.14萬億元,較當年二季度末下降了1.13萬億元。
即便整體規模下行,部分發力主動管理業務的信托公司在手續費和傭金收入方面的表現仍有亮點。以陜國投為例,公司此前發布的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陜國投2018年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同比下滑現象。在此背景下,陜國投2018年的信托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9.55億元,同比增長1.72%,年度內信托業務尤其是主動管理類項目有較大幅度增長,業務創新取得顯著成效。
中誠信托戰略研究部認為,作為重要的金融子行業,信托通過貸款滿足經濟增長和宏觀調控的需求,在我國經濟增長和金融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當前企業微觀融資需求持續增加、民營企業還存在一定資金困難、去杠桿已經達到預期目標的情況下,預計今年新增信托貸款規模仍將持續增長。
不過,也有券商提醒,后續信托板塊的投資仍需關注其基本面變化。中泰證券報告指出,目前信托業務層面變化不大,傳統融資類業務、合規通道業務的開展均較為平穩。預計2019年信保合作業務會發展,提供信托規模增量。中長期看,凈值化和去剛兌要求的具體執行,以及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之后與信托業務的競合關系仍需觀察。中泰證券認為,信托行業基本面的本質改善需信托資金供給、監管導向和非標資金需求三方面合力,這些因素的變化仍值得關注。
責任編輯:郭建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