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穩投資 有儲備有信心

            2019-02-27 05:16:05     來源:海外網

            2月26日,我國華東地區第二條快速客運通道——商(丘)合(肥)杭(州)高鐵正式開始鋪軌。商合杭高鐵全長約795公里,工程總投資約960.8億元,設計行車時速350公里,是縱貫安徽省全境、連接中原、江淮與長三角地區的重要交通主干線。  圖為中鐵十八局的工作人員在安徽亳州進行鋪軌作業。  倪樹斌攝(新華社發)

            國家發改委2月26日發布“2018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發展趨勢監測報告及2019年投資形勢展望”。報告稱,2018年全國擬建項目數量增勢較好,同比增長15.5%,為2019年投資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的項目儲備基礎。有關專家指出,“穩投資”是支撐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方面。現階段我國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人力資本積累和物質資本積累都還有較大空間,強化投資政策的精準性和適度性,聚焦補短板、調結構,預計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將保持平穩態勢。

            中西部領先全國

            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呈現以下特點:

            從領域上看,去年基礎設施領域擬建項目數量保持中速增長。2018年基礎設施擬建項目數量較上年增長5.3%,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較上年增長4.4%,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4.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8.4%。房地產擬建項目數量增長,施工項目成為支撐房地產投資增長的主導因素。制造業擬建項目數量增勢較好。2018年制造業擬建項目數量較上年增長24.0%。

            從地區上看,去年中西部地區擬建項目數量增速領先全國。2018年,中部、西部地區擬建項目數量分別較上年增長30.1%、26.3%,東部地區增長3.1%,東北地區下降14.5%。中西部地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形勢相對較好;東部地區是我國對外貿易集中區域,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擬建項目數量增速相對較低;東北地區仍處在產業轉型關口,疊加經濟增速較慢、人口外流、政府債務高企等問題,投資增長壓力較大。

            從方向上看,轉型升級成為產業投資熱點方向。2018年,先進制造業擬建項目數量較上年增長34.4%,高出整體制造業增速10.4個百分點。在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的帶動下,中高端制造業加快布局,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現代服務業擬建項目數量同比增長23.1%,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效果顯現,新興服務模式蓬勃發展,現代服務業快速擴容。

            基建投資是重點

            基于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匯集的擬建項目數據,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分析,從時間趨勢看,投資增速可能呈現出前高后低運行特征;從主要領域看,制造業將保持較快增長,繼續發揮“穩投資”的主導性作用,基礎設施投資有望中速增長,是“穩投資”的重點發力方向。

            牛犁分析,在一系列措施實施的情況下,制造業投資領域雖然在今年上半年或將面臨下行壓力,但是年初以來各方面預期好轉,保持制造業投資穩步回升是有信心的。“尤其是新興制造業領域在如火如荼地發展,今年年初開局投資有望保持平穩的態勢。”牛犁說。

            在2018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回落較大、地方政府融資渠道收縮的形勢下,牛犁預計2019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會有一定壓力。“但是隨著國家加大對本領域的支持力度,基礎設施投資作為‘穩投資’的重點發力方向,基建的增速有望逐步回暖,恢復到合理區間。”牛犁表示。

            不搞大水漫灌

            2019年,固定資產投資要在哪些領域重點發力?

            發改委的報告指出,對標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下一步可以集中發力的有效領域包括:

            一是高端制造業領域。按照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推進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大關鍵技術、高端裝備以及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領域投資,尤其重視集成電路、發動機、人工智能減速器等高技術產業項目投資。二是新型基礎設施領域。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商用步伐,研究規劃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應用投資發展方案;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領域基礎設施投資,積極儲備、推介優質投資項目,創新新領域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三是生產要素領域。加強對資源、環境、人力資本等生產要素領域投資力度,提高各類要素生產效率。四是社會補短板領域。促進社保、教育、醫療、健康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根據不同地區發展情況,因地制宜,通過落實重大公共服務投資項目,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

            牛犁表示,綜合考慮儲蓄率水平較高、高質量發展引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因素,我國發展現階段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穩投資’就是要有針對性地在這些領域給予支持,而不是‘大水漫灌’。”(記者 孔德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2月27日   第 03 版)

            責編:張振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